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女生 > 香江大亨传奇 > 第五八七章 鲨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是周大福财力有限,置不起店铺物业吗?非也。

从七十年代起,郑语桐把重点放在地产上。如果说,珠宝业为郑氏赚得第一桶金,那么地产就是郑氏的一座金矿。

郑语桐投资地产,觉悟甚早。

珠宝业的盈利,为他投资地产提供了颇丰的资金,他不断扩大规模。1965年的银行危机,1967年的事件,使他的地产业受挫。

宫人纷纷抛售不动产,而抢购珠主首饰类的浮产,郑氏受益匪浅,他审时度势,结果把盈利压在市道黯淡的地产上。

郑语桐说:“投资要看准机会,尽量在最低点购人,最高点放出,总而言之,所有行业的兴衰都在周而复始地进行着。”

郑氏趁低吸纳,地产回春,价值冲天。郑氏的这番话,与其他成功的地产商如出一辙。

几十年来,涉足地产的商人少说有数干,成功的只有几百,而能成地产巨子的,屈指可数。

平心而论,郑语桐、郭德胜、李兆集、李家成、陈曾西、王德惠、胡应项等,当时的资本并不比他人雄厚,他们之所能获巨大的成功。在于他们的远见卓识,励精图治。

减然,世上哪有地产常处低潮,可趁低吸纳的好时机?若真是这样,就无人敢做地产商。

地产常处旺市,地产商才大有作为。因此,趁低吸纳,绝不是等低吸纳。只要看准地盘和形势,高位吸纳也是有大利可图。

今天的高价,就是明天眼中的低价一一这是充满活力的地区的地产规律。

1970年,郑语桐以一亿三千七百港元的惊人高价,从太古洋行手中购得九龙尖沙咀“蓝烟囱”旧址。

蓝烟囱是太占的一间轮船公司,该地盘仅是一片破旧不堪的码头和厂房。

郑氏在地盘上建新世界中心:丽晶洒店、新世界酒店、几万平方英尺大型购物中心、几千个商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