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我在大唐能签到 > 第481章 噤若寒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日一早,林轩来到皇宫。

宫门口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大朝会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各地刺史和文武百官朝见,向李世民汇报工作。

第二步,召见各国使者,最后宴请群臣和各国使者。

“群臣觐见!”

随着太监的高喝声,众人排着队列,走进了太极殿。

“参见陛下!”众人齐声高呼。

李世民大手一挥,道:“诸卿免礼。”

接下来,各地刺史,开始向李世民汇报工作。

唐朝的行政单位为道、州、县。

大唐现在有十五个道,三百多个州。

这些人不可能每个人都向李世民汇报,不然每个人说一会,一天都不够。

只有考评评价为优的州,才有资格在大朝会上汇报。

等那些人汇报完,李世民表扬了几句,对其中的一些官员进行了赏赐。

这么一折腾,两个时辰过去了。

接下来,就是召见各国使者的时间了。

“召各国使者觐见!”

没多久,穿着各种奇装异服的各国使者走了进来。

“外臣见过大唐皇帝陛下!”

各国使者按照礼部教的礼仪,向李世民行礼。

李世民哈哈一笑,说了一些客套的话。

各国使者呈上礼单,李木接过以后,呈送到李世民面前。

对于各国送的东西,李世民早就知道了,不过他还是装模作样的看了一下。

“各国年年朝贡,朕心甚慰。”李世民笑着说道。

侧边走进来一群太监,每个人双手捧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写着赏赐的清单,走到每个使者面前。

这么多国家,自然不能一个一个的念,直接把赏赐的清单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看。

各国使者已经不是第一次朝贡了,对于这样的步骤,自然非常熟悉。

虽然每年的赏赐都差不多,很多人还是拿起礼单看了起来。

大唐的众臣面露不屑,这么急着看礼单,蛮夷就是蛮夷。

“大唐皇帝陛下,为何对我国的赏赐比往年要少这么多?”一个西域小国的使者惊呼道。

要是只拿这么点‘赏赐’回去,他怎么和国主交代?

别说立功了,弄不好命都没了。

“是啊,我们西突厥的竟然只有往年的三成。”

有些国家的使者,觉得今年的赏赐应该不会有变化,接过礼单以后,都没去看。

现在听到那些人的话,连忙翻开礼单看了起来。

看到没有变化的国家松了一口气,看到减少的,纷纷质问了起来。

林轩冷笑,他曾经看过一个笑话,说有个人看到一个乞丐可怜,每天都会施舍一些钱财。

当有天那个人遇到困难,给乞丐的施舍少了,乞丐不愿意了,质问那个施舍的人,把他的钱弄哪去了。

这根本就是强盗逻辑。

现在这些国家的使者,就和那个乞丐一样。

他们已经认为每年应该给他们那么多赏赐了。

发现少了,自然不愿意。

之前林轩都想建议李世民随便给点赏赐就行了。

不过他知道,李世民现在一门心思在草原上,此时不愿意节外生枝,即便他提了,李世民也不可能答应,也就没有提。

李世民淡淡的说道:“大唐在西域建立都护府,本是好事,然而西域各国暗中阻挠,导致西域都护府到现在都没建立起来。朕没有追究西域个国的责任,你们现在竟然还质问朕为什么消减赏赐?莫非欺吾大唐刀兵不利乎?”

“大唐皇帝陛下,我乌孙国对大唐建立都护府是非常支持的,绝对没有暗中阻挠啊。”

“是啊,我们龟兹也是支持的,还望大唐皇帝明察。”

……

西域各国使者连忙说道。

高昌被灭才不久,西域各国还笼罩在大唐雄威之下。

他们以前一直觉得他们离大唐遥隔万里,大唐不可能对西域动兵,但是自从高昌被灭,他们再也没有了这种侥幸心理了。

李世民冷冷的看了他们一眼,霸气的说道:“朕不管这些,朕就知道西域都护府到现在没有建立起来,而西域各国逃不了干系。回去告诉你们的国主,如果明年西域都护府还是建立不起来,就不用来朝贡了。”

西域各国使者一时间噤若寒蝉。

李世民看向西突厥和薛延陀的使者,带着一丝杀意说道:“你们两国派兵劫掠大唐边境,朕没有对你们动手,也是因为不斩来使的原因。大唐乃是礼仪之邦,不管怎么样,来者是客,不然你们以为朕还会给你们赏赐么?”

西突厥和薛延陀的使者脖子一缩,哪里还敢说什么。

他们刚来的时候,开始确实有些揣揣不安,怕李世民把他们宰了。

然而来到长安后,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这也让他们放松下来。

现在才知道,李世民一直记着呢。

津本阳傻眼了,西域各国的使者和西突厥、薛延陀的使者,被李世民几句话就说的不敢说话了。

他们的联盟直接瓦解了一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