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姬唐 > 第一百零一章 干脆利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从设立武英阁文武分离后,陛下越发重视规矩,政事交于麒麟阁,军事交由武英阁,这就是最大的规矩。

建议和监督可以,但谁要是手伸的太长了,那就别怪雷霆之怒了,之前就有不少官员因此丢官去职。

当姬松说完,所有人舒了口气,看着上首姬松举重若轻的样子,尉迟恭和程咬金面露羡慕。他们也想如此,但却将武英阁弄的一团糟,就连陛下都看不下去,只能早早将姬松叫来收拾烂摊子。

以上十余条建议,都说到了点子上,也将军中的一些弊病展开了说。

这些事情或许就是陛下都有些棘手,但现在看来,这位是不打算继续糊弄下去了。

“从今往后,武英阁下设参谋司,成员不定,将从年老退休老将中选拔,参与帝国军略制定和军事参赞,给予朝廷和陛下提出建议。平日里至少须有两到三人坐镇武英阁,随时等候陛下召唤。待遇方面为从三品职务,凡是入选者,必须迁出保密条令,发誓不得泄露军事机密。一旦被发现,将取消一些福利待遇,重则按叛国罪论处。”

“军法司,设统领一名,副统领两名,主事按照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以及各大都护府为单位,每地设置一名统管一地。随后每每州,每县都必须设立军法司办事机构,独立于官府体系之外。只要职责是监察地方军官异动,以及探查危害帝国稳定的人和事,不得插手地方政务,但同样地方不得干涉军法司执行军务。”

“后勤司.......之前本公已经说过,这里就不详细再说了!”

“随后的将作司、武器研发司、监察司、军情司、作战司、情报分析司不变。”

姬松环视一周,沉声道:“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军务将全完独立于政务之外。请诸位记住,文武分治,这是大唐的既定国策,也是铁律,希望大家不要在这件事上犯错,不然本公也保不住你们。”

“从此武英阁分为一阁九司,现在人员还未齐备,但本公不着急。军国大事,岂可儿戏?本公宁愿缺少,也不会找人滥竽充数。”

“好了,现在大家议一议大军裁撤示意吧..........”

-----------------

接下来的话都将是大唐的最高机密,一旦泄露出去必然引发动荡,所以,在议事时他已经命人在外把守,为的允许其他人不得靠近。

这件事大家其实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也想了很多,现在都畅所欲言之下,很快就得出了结论。

一,军中年纪大于四十,且军职低于队正的全部裁撤。

二,不服管教,惹是生非,碍于将士团结的刺头,全部清退出军队,并且交由地方官府监督。

三,校尉以上军官入皇家军事学院进修,考核不合格者,降级,不愿者退出军队,但给予一定补偿。

四,地方鹰扬府保留其职能,但常备军队减少一半,其余皆为预备役,不发放军饷,但在田税上给予一定补贴。

五,边军每年至少淘汰十分之一士兵,但暂时不予裁撤,将会调其去往地方上进行军垦,三年后视情况分地后划去军籍。

六..................

-----------------

当李承乾晕乎乎地走出武英阁,神情还有些恍惚,心中想着事情来到崇政殿时才回过神来。看到父皇正在给花浇水,他走了过去想喝了口水。

“怎么了?没个精神的样子?”

李世民有些好奇道,不就是去武英阁一天吗?至于搞成这个样子?

“您看看吧,儿臣现在都有些恍惚,原来一天真的可以做很多事情。这要是在朝堂上有这样的效率,也不至于耽搁那么多事情。”

李世民好奇接过李承乾递过来的纸张,字迹有些潦草,可见当时记得有些急促。

刚开始还不在意,当看到武英阁划分职能,以及后勤司和军法司职能后神情顿时严肃起来。又看到姬松对军法司提出的十多条建议,以及最后关于裁撤军队的措施后,也是大为震撼!

他虽然相信姬松会将此事处理好,但怎么都没想到这才一天就给出草案,并且言之有物,实施起来的也有条有理,一看就不是临时想的。

但在短短一天内竟然将此事办成,他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他们都同意了?”或许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声音提高了许多。

李承乾苦笑着点点头,道:“不然呢?我算是看透,那些老将虽然各有心思,但私底下怕是早就达成的利益交换,如此裁撤军队不但不会影响军中战力,还极大地提高了战斗力。特别是关于军饷发放和烈士家属的建议,算是戳到了他们的心窝子。”

“不声不响之间,达成默契,这点儿臣不计也!”

李世民瞧了自己的太子一眼,突然大声笑了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