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我在北大学考古 > 第271章 唐卡艺术的历史演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1章 唐卡艺术的历史演变

老马同学在敦煌待了十几年,要论对敦煌壁画的了解,甩他好几条街,苏亦才不献丑呢。

不然好丑。

他顶多查缺补漏,讲一些非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同学们未来去敦煌实习的时候,会有机会接触到的。此外,想要研究敦煌艺术还可以通过敦煌绢画入手。因为斯坦因跟伯希和的关系,敦煌绢画大量流散海外,大英博物馆跟吉美博物馆都有收藏。”

“这部分,我之前在跟同学们做敦煌学课堂导学的时候,就曾经讲过敦煌文物海外百年流散史,讲述着咱们国内学者历经千辛万苦把这些资料抄写回来的历史。所以,我就不再赘述了。”

当然,想要研究这个时代唐卡艺术,除了敦煌莫高窟之外,大昭寺跟桑耶寺都是极为重要的历史遗迹。

这些地方,只有亲自到达现场,才能够领略它们的艺术之美。

吐蕃王朝时期的唐卡艺术,苏亦不再展开。

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

“这个时期,我归纳为融合期,也是吐蕃分治时期。”

对此,同学们又有新的疑惑。

“小师兄,吐蕃分治时期?是什么意思?这个时期,不属于吐蕃王朝了吗?”

显然,同学们对吐蕃史确实不太了解。

苏亦解释,“朗达玛死以后,他的两个儿子开始争权,整个王朝分崩离析,我把这个时期称为吐蕃分治时期,也属于唐卡艺术的融合期。”

吐蕃史只是背景介绍,想要研究唐卡历史,还是要从佛教史入手。

因此,苏亦说,“11世纪前后,后**上下两路先后反哺卫藏,使得佛教重新在雪域兴起,接着,印度信徒东来,雪域信徒西行,各**纷纷建立,并与地方政权相互结盟,佛教再度兴盛。随着佛教的全面复兴,唐卡艺术在雪区各地纷纷兴起。”

这段话,太过于跳跃了,以至于同学们都懵圈。

“小师兄,啥是下路**和上路**啊?”

“对啊,小师兄,这个概念我们还没有学到,完全超纲啊。”

“小师兄,能不能考虑一下我们这些后进生的感受,详细点啊。”

苏亦有些无奈。

这些基础的概念,对于眼前这些恢复高考,首批进入北大历史系的天子骄子来说,却是极为陌生的概念。

这就是时代的限制。

没有办法,苏亦只能一一讲述。

“之前咱们主要是讲述吐蕃史,这个阶段,咱们可以从佛教史入手。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论文的历史,我给大家简单的梳理一下**佛教历史,没有问题吧?”

肯定没有问题。

因为这玩意,大家都很陌生,连了解都做不到。

虽然这些东西比较枯燥,吐蕃史料,大家都一知半解,更不要说**佛教史。

看着大家满脸茫然的表情,苏亦笑了。

吐蕃分治时期的历史事件,对于大家来说确实有点偏门,不了解也正常。

……

……

因为这些东西,苏亦前面都讲过,再次提及,就容易理解多了。

“朗达玛灭佛以前,咱们之前已经讲述的够多了,咱们接下来重点讲述后*期。”

兜了一圈,终于把整佛教史给梳理完毕。

时间有限,苏亦也没有讲述的很详细,这部分内容,北大历史系这边还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

至少吐蕃史料,这部分对于同学们来说,也并不是完全陌生的知识点。

因为王永兴先生的敦煌学课堂,都有过相关的讲述。

但是卫藏地区的历史,这部分涉及的就不多了。

边疆史,张光达先生应该有涉及,但都是大一的学生还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

苏亦点到即止,并没有展开。

然后又继续给同学们讲述一些简单的地理概念。

“雪域旧分阿里﹑藏(后)﹑卫(前)﹑和康(一作喀木)四部,一般用卫藏指前后藏,元明译为乌斯藏,清译为卫藏。清人着作中有时也用卫藏概称**四部。”

“安多跟康则分别是两个地区,藏族学者根敦群培则认为“所言‘康’者,系指边地,由吐蕃从卫藏扩张后,称东部地区为边地。”

“这些区域概念,都比较简单,但是它们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如此命名,实话实说,我也不是很清楚。”

他说到这里,台下又是一阵哄笑。

小师兄,就是这点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点都不藏着掖着,一点都没有偶像包袱。

苏亦也就是仗着自己年纪小,辈分高,才不管这帮老大哥老大姐怎么看待自己的业务水平呢。

再说,他也不是藏学家,有知识盲区,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他的话,也成功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比如,台下就有同学问,“小师兄,根敦群培影响力很大吗?为什么你会特意引用对方的话?”

“影响力很大,在人文领域方面,好比鲁迅先生。”

同学们,秒懂,文坛大喷子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