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军事 > 抗战之关山重重 > 第467章 顶雨前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个小鬼头又笑什么?”钱串儿见小簸箕笑得很开心就问。

“你们说为什么二憨子和锅包又(肉)这么好?”小簸箕忍着笑就问。

“为啥?”旁边便有人问。

大家一想,小簸箕说的还真对,二憨子本来憨厚,不过在郭宝友加入之后,确实是和郭宝友的关系更好一些。

“因为咱们家二憨子是个吃货。”小簸箕笑着说。

一听小簸箕这么说,所有人便也都笑了,便有一名叫做王壮的士兵接道:“那锅包又(肉)你可小心了,小心哪天二憨子把你造了!”

于是屋子里便是一片嘿嘿的笑声。

东北方言很土,但是也很有感染力。

每一句方言甚至每个词汇想要说清楚,都需要解释一下。

这种情况就像中国人所使用的文言文,短短几个字,有时需要用很长的篇幅才能解释清楚。

就比如对吃饭的表现,在东北话里就有“吃”“攮”“xuàn”“造”等不同的说法。

那个吃也就罢了,至于后面那三个说法,其实都有狼吞虎咽的意思,可是却又表现得极为形象,在意思表达上还略有不同。

那个(xuàn)有时都是在说猪吃食的样子,说这头猪可真能(xuàn),最后就引申到了这个人可真能(xuàn)。

战斗是枯燥的,行军是艰苦的,可是东北人总是能在这枯燥与艰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就在众人一片笑声,突然他们的脸色就变了,因为他们就听到在屋外那哗哗的雨声中突然夹杂了“啪”“啪”两声枪响,而若是这个还没有听清楚的话,紧接着还有“轰”的一声爆炸传来。

郭宝友也就罢了,至于其他人都是老兵了确实都听出了,那枪声与爆炸声明明就在近处,换言之,是在这个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