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大唐逍遥地主爷 > 第719章 好坏都有杜侍中揽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19章 好坏都有杜侍中揽下

“将员外这话,老夫不赞同,今次十六卫儿郎整齐调动,除了镇守边关的儿郎,其他的卫都有重任,陛下安排这次清查,也有攘外必先安内的意思,于朝廷社稷,都是百年之功,千年之基石所在,既然如此重要,岂能厚此薄彼?望诸位同僚慎重考量!”

“那……老尚书的意思是……”

一个官员看着商量不到一块儿,常识性的说道;

“要不咱们把南北衙的禁军抽调一部分过去?”

这位官员刚一说完,就被杜如晦第一时间否决了;

“不可!坚决不行,十六卫兵马整齐调动,长安城已经空虚,若是再把南北衙的精锐抽调走,没事还算了,一旦有事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南北衙的禁军一个兵卒也不能调动,必须稳坐长安城外,守卫陛下!”

“这……”

“唉……这真是难为死人了。”

其实许多能人看着皇帝陛下不停转动的眼睛都猜测到了皇帝的用意,只是没有一个人敢公开说出来罢啦,这事儿弄得好了,陛下高兴,一个不对头往后就有可能被李大朗牵连的满门抄斩,所以没有人敢胡乱说话。

李世民也知道大家的难处,谁家都是老小族人一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杜如晦也在心里仔细盘算,两个儿子都没有继承自己的智慧,老大还能守城,次子府荷有勇无谋,简直……简直就是猪脑子,

恐怕将来一定要惹货的,那么自己就很有必要对皇帝多擦屁股,多干一些皇帝记情的事情,将来也好给累世为官的杜家门里留下香火种子,没错!就是这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想到这里杜如晦毫不犹豫的站了起来;

“启禀陛下,臣有一谋。”

“爱卿尽管说来。”

“是。”

“可召唤陇西李氏二房,出族人一万,自带兵器,兵部出将领数员,带领前往河南道上相助程大将军。”

李世民没有答应,而是看了看其他官员,立马有人会意;

“可是杜仆射,五行七望的门户多到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为何只挑选陇西李氏二房家族?”

既然话都说出去了,当然没有回头路可言了,杜如晦不咸不淡的回应着;

“李氏二房家族有族人两三万居住在蓝田县,距离河南道那边只有一天路程,支援最快!”

“那请教杜侍中,带甲之后,如何管教?节制?”

“三省六部行文,兵部盖印方可,事后收回,未有行文朝令,擅自做主调动来去者死罪加身,遇赦不免!”

“那……”

一直出声刁难的官员住嘴了,到底是秦王府能人第一,果然想的周到。

“杜仆射,下官有句话想要请教,以多少人为准?”

“一万军。”

杜如晦也想好了,既然大方就大方到底吧。

“那再请教仆射,这一万军的户籍归属如何解决?”

这一下连李世民也放下了手里的奏本看向杜如晦,所有人都来盯着杜如晦,这可是个天大的难题了,后者不紧不慢的解释着;

“一万军的户籍离开李氏二房,归入朝廷户籍,随时受朝廷节制,遇有兵事,朝廷可调动来去。”

“这……”

“启禀陛下,这……这可不是给世家添加虎翼,这相当于从世家手里夺权了……,这……恐怕世家不会同意的!”

“是啊!刘侍郎说的一点不假。”

“可不是嘛,李大想的可不是这样,他无非就是想着正大光明的带着兵马去草原上浪荡,说白了还不是年轻张狂,少不更事,总想着显摆,过几年他长大了就不会这样想了。”

“是啊,年龄大的,稳重的族长可不像他这样。”

“谁说不是呢,再大的家族也经不住这样釜底抽薪的,来回两三次之后,基本上一个千年家族就没有了,谁能同意?那不是傻子了?”

一堆能人不停的小声讨论,闭着眼睛的李世民嘴角全是笑容,对于这个计策李世民是一百个赞同的,有利有弊,李世民恨不得所有世家都来学习李钰,这样的话……一个不对,就有公开的堂而皇之的理由,铲除某个世家大族了。

一群人商量过来商量过去都没有个定音,始作俑者杜如晦反而镇定自若,和旁边的房玄龄有说有笑。

“兄长此计,究竟哪方得了便宜,实在不好确定的,按照常人的思路李大朗绝对没有同意的理由,实际上等于拿软钉子打退了李大的张狂,或许再有两年,他大一些就安生了,说实话兄长此计我也赞同并且佩服,不说不同意,让他自己选择,自己衡量,自己撤退!”

杜如晦点了点头看着老朋友;

“你也知道的,李大不是常人。”

房玄龄使劲儿叹了口气;

“是啊,李大他不是常人,所以我也猜测,李大很大程度上会同意把一万壮汉族人交给朝廷,甚至会把这一万族人拿出来,彻底离开他的家族生活,彻头彻尾的交给朝廷管理,绝对不能以常理揣测李大朗的,他这个人十分豁达,没有什么野心,真非要给他安个帽子的话,唯一的野心就是,只要玩的开心,他可以做到极致,比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