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奇幻 > 诸天我为帝 > 第二十五章 直接清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明。

正统十五年初。

子回京,监国郕王率文武百官,行朝见礼。

子宣告,蒙古灭族,百姓高呼,群臣喜泣。

“皇兄,你回来了,臣弟终于能卸下重担!”

郕王上前几步,虎目通红。

“皇弟坐镇京师,执掌大局,朕心甚慰!”

顾承颔首,没有亲近也没有疏离,望向群臣,抬手道:“免礼!”

“谢陛下!”

群臣拜了再拜,纷纷站起。

“此人确实不像是皇兄,莫非徐有贞所言……”

郕王看着顾承龙行虎步,在龙椅上坐下,神态举止无上威严。

那浩大沉凝,统御八方的气质,连自跟朱棣出征的明宣宗朱瞻基都远远不如,与之前那个从受宦官摆弄的无能皇帝,更是判若两人。

郕王的头低垂下去,眼中闪烁出精光。

徐有贞的话他原本不信,皇帝是随便就能冒充的么?

更别提什么江湖贼子雄霸,找人易容冒充,妄图祸『乱』朝纲了,简直方夜谭。

但内心深处,他又抱着一丝希望。

如果归来的子是假的,真的早就死在了土木堡的兵荒马『乱』中,那么他又有坐上皇位的机会。

然而下一刻,顾承俯瞰群臣:“朕巡狩塞外,多亏诸爱卿辅佐皇弟治国,朕心甚慰!”

同样的朕心甚慰,却令群臣齐齐变『色』。

因为子口中的四个字——巡狩塞外。

打了败仗失踪,和巡狩塞外,是两个概念。

前者是皇帝之罪,历史上要浓墨重彩记录一笔,而在那样的国家危难,群臣擅自作主,是为国为民。

但后者就是大大的不同,子身犯奇险,北上巡狩,群臣却各有算计,不遵圣旨,不予救援,再加上迎奉郕王登基,岂不是『乱』臣贼子?

偏偏他们无法辩驳,因为子确实灭了蒙古。

哗啦!

这一刻,百官再度跪下,面『露』惶恐。

“臣等有罪!”

郕王怔了怔,也动作略微僵硬地跪下,心中生出一股敬畏与更加浓重的怀疑。

这是他的皇兄?

是的,这更是大明的子!

顾承静静看着每一位臣子,在一阵令人压抑的安静后,缓缓开口:“东瀛国,也敢犯我大朝威仪,英国公,可有灭敌之法?”

英国公张辅颤颤巍巍地起身,数月不见,已是头发花白,形销骨立,努力提高声音:“禀陛下,老臣以为,东瀛资源贫瘠,国力低微,民多饥辘,朝不保夕,贸然动武,必不可久,以守为攻,定可胜之!”

顾承看着张辅:“国公保重身体,朕还望你一展昔日三犁交址的雄武宏算。”

“谢陛下!”

张辅脸上浮现出激动的红润,精气神真的好了些,微微挺起腰杆。

他被接回京师,不久后就病倒,直到听到子回京,才硬挺着身子骨,前来上朝。

不仅是他,土木堡之变幸存下来的文武都有类似的遭遇,尤其是武将功勋,虽然活了下来,却被文官集团排挤,大权旁落。

“驸马都尉井源,你以为呢?”

“平乡伯陈怀,你曾领平倭之职,可有看法?”

现在其他臣子全部跪着,土木堡之变生还的文武官员得下点名,一一起身回话。

这散发的信号,已是明显至极。

毫无疑问,归来的子要重用的,正是跟随他征战瓦剌的臣子。

来也有趣,其实若不是英宗瞎指挥,土木堡之变根本不会发生,但顾承先保元气,再灭蒙古,在文武看来就是陛下深谋远虑,连战败都是示敌以弱,为的是彻底斩草除根……

其实想多了,败就是败,换成顾承指挥,有太多办法灭掉日落西山的蒙古,哪里需要葬送大明精锐?

但无论如何,这些文武功勋对于子,已是死心塌地。

土木堡之变的文武问完后,顾承目光一转,落在一人身上:“徐有贞?”

徐有贞瞳孔一缩,不敢起身,直接开口答道:“臣……”

他刚开口了一个字,顾承就冷声道:“验之星象,稽之历数,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这话可是你的?”

徐有贞身躯一震:“臣……”

“假借象,妖言『惑』众,动『乱』军心,违背祖制。”

顾承根本不给他话的机会,看向郕王,淡淡地道:“皇弟以为这是何罪?”

“皇兄!徐有贞……”

郕王面『色』剧变,仰首望向顾承,迎着那深不可测的目光,最终改口:“按律当斩!”

此言一出,不少臣子按捺不住,变了脸『色』。

因为谁都知道,支持郕王登基的官员中,徐有贞是最为卖力的几位。

现在这位新皇党,却被第一个当成弃子抛开。

“殿下?”

徐有贞同样不可置信地看向郕王。

昨夜两人还密谋,揭穿伪帝的身份后,如何即刻登基,执掌大权,将支持伪帝的江湖贼人雄霸灭去,再毒杀驻扎在城外的七万下会弟子……

一夜之间,便成了按律当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