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228章 朴德欢见闻录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句话,适合种烟草的地方不少,不过此时可是正在打仗,对于整个天朝来说,种粮食才是活命的关键,不过,只要给天朝人一点机会,香烟的选种与种植绝对会成为一门极其赚钱的生意,不说别的,后世知名的东北烟,云烟,可都是中国选育外国种子,自我改良的典范。

不过,在这之前,搞一搞“来料加工”,进口朝鲜人的烟草,然后制作香烟,也算是培养一下国内市场的好路子,李向前之前也对他嘀咕过,作为一个地方官,虽然最好不要搞什么小团体,地方保护主义的架势,但是把地方经济搞起来,也是自己的一个政绩。

不说别的,他已经下了订单,过年的时候,只要有人能养羊,那么他是要高价收购,至于什么饲料,什么药物的,都是很初级的产品。、

好吧,那就慢慢谈吧。

反正徐浩不在乎,他们的名下财产计算,已经把南非,澳大利亚,还有美洲的大把矿藏计算为自己的自尽,只不过考虑到,过于海量的黄金如果涌入中国,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也就是传说中的,“钱毛了”,所以,对于澳洲黄金的开采,本就是悠着点用力的。

朴德猛在沈阳盘桓多日,没有离开,趁机也观察到了不少信息,不过传说中的飞船却没有得见,虽然不少人信誓旦旦的说,自己确实看见了,但是这反而坚定了,眼见为实的态度。

朴德欢继续朝帝都进发。

从沈阳到山海关,原本是千里沃野,阡陌相连,此时却可以感受到,千里无人的场景,当然了,可以看到,这里的生机已经开始复苏起来,道路两旁已经开始有人在梳理田地,从一路上,也可以看到,有从关内跑出来的商队,开始勇敢的寻找着商机,当然了,由于有着可以相隔万里沟通的方式,所以,进行一些引导和鼓励,还是很足够的。

原本的世界线,由于中国周边土地基本上被开发殆尽,所以文化上,不太再鼓励老百姓朝家庭以外的地方乱跑,最好大家都一辈子待在出身的家庭之外几十公里以内的范围内,种种地,吃吃饭,不要去外地或者城里给大家添乱了。

这可是和村支书组织带领村民去打工赚钱完全不同,政策的导向,自然是因为形势的变化。

难道让他们大声喊叫,说,乡亲们,不要种地了,那玩意不来钱?

不过,这种鸡飞狗跳的情况,在进入山海关后,在朴德欢眼中,变得乱来起来。

一进入关内的地界,他就感觉非常不同了,现在已经进入了秋天,刚刚收割完麦子,可是还没有进入农闲时候呢,这个时间,总要抢种一些短期内可以种起来的种子,同时把麦地的根茎翻开,方便明年的时候积肥用。

但是很奇怪的,路过的朴德欢发现,许多的当地农民,都在吵吵嚷嚷的聚集在一起,似乎是喊着号子,将一整片土地挖开。

朴德欢眼尖,他自然看得出来,这里原本是一片很好的田地,现在在地上挖洞,似乎还有人喊着号子,实在是古怪。

朴德欢拉起自己的大马,跑过去,找到了一位似乎正在看新鲜的老头子,问道:“大爷,请问这是在忙什么呢,我是……路过的商人,看着好奇。”

那老头似乎有点年纪,面色不太好,但又带着那么一点醉醺醺的得意,说道:“这里是在起大工呢,而且是要盖一个大的没边的驿站,后生们都是有活计的,朝廷铁饭碗的人了。”

朴德欢一阵疑惑,这边关的事情,他看似不明白,实际上了解的很,看起来繁花似锦,实际上就那么按季度来的,所谓秋去蒙古夏去辽东,说的就是这两个地方所出产物品的差异,导致去那做生意,很有淡季旺季的分别,他所谓的烟草生意,打的主意也就是每年那么几个月的出产。

哪里需要开这么大的所谓驿站,朴德欢一阵迷惘,看着那狂热之气弥漫全身的老者,说道:“历来新朝初立,当体恤民情,将养民力,这样滥用民力,实在是,难道,老丈不觉得这样很是不公吗。”

“不公?哪里不公了,好的很啊,你是不知道,现在帝都里,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一般,总之是有大法力的,移山填海也不在话下,听人家的自然是好,何况,还有无数的好处啊。”

朴德欢心头一动,问道:“是什么好处啊。”

“这可不能说了,总之,那天,真是大场面,大场面。”

任谁都顶不住几句马屁好话,朴德欢说道:“老丈,您年高历久,跟我们后人说说,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老头摆摆手,说道:“不可说,不可说,人家说了,如果对外说,那就不给县里盖大楼,也没有那些优惠了。”

这老头神神秘秘的,似乎言不由衷,朴德欢不得要领,虽然奇怪,最后却也只有慢慢离开,但这里给了他许多不同的印象。

事实上,这一路上,他看不懂的事情实在不少,似乎到处都在进行大型的工程,尤其是过了滦河后,更是被提前拦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