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回到宋朝当皇帝 > 第228章 蹴鞠球员选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9章蹴鞠球员选拔

北边的冬天,比中原,的确是要冷一些,跟后世比起来,那就更冷了!

后世的冬天,差不多得十一二月份的时候,秦岭以北,才有可能下雪,秦岭雪线,也就成了从地理上划分南北的依据之一了。

按照雪线来划分地理上的南北方,其实开封府也是处在雪线以北,属于‘北方’的。

只不过在这个时空里,地理雪线,还在秦岭南边,甚至最南已经到达了赣州一线了,就连苏杭江宁,在冬天,很多时候都有可能会下雪的!

再按雪线来区分南北方,自然是不够准确和恰当的,嗯,按照行政区划来划分南北方,同样也不是十分的准确。

不过,自从燕云十六州被割让给辽国之后,由于辽国地处大宋北边,习惯上,大宋便将黄河以北,霸州一线的宋辽边境线,当成了政治上的南北分割线了。

相对于开封而言,海河地区,自然也就属于北地了!

进入十月下旬后,海河河面上已经开始结冰了,地也冻得更加的坚硬了,海河榷市的工地上,施工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

到了十一月上旬,一场大雪过后,整个地面都几乎被冻成了一个大冰块子,就连和泥,都变得困难了起来。

无奈之下,工地也只能先停下来了。

工地停工之后,数万名从沧州以及河东河北等地招募来的流民,原本以为工地的管事,将不会再负担他们的衣食住行,所有的开销,都得用他们之前在工地上赚到,存留下来的老本了。

可没想到,在停工的第二天,工地上的管事,便出现在了各个工棚之中,将每个工棚里住着的五十个工人,全都召集了起来,开始传达着据说来自于太子千岁的一项命令,或者说政策。

停工期间,所有的工人,采取自愿的原则,可以自愿报名,参加由太子殿下派出的身边的护卫,亲自督导并实施训练和指导的蹴鞠球员的选拔工作。

工地上的所有人,都可以报名参加,参加选拔期间,工钱按照正常做工时的一半,进行发放,时间从即日起到明天春天开工止!

听了管事传达的太子千岁的命令后,所有的民工都不由得愣了一下,然后便爆发出了阵阵惊呼声,还有人不敢相信的,连续问了管事好几遍。

也不知道是谁,最先喊了一句“太子殿下千岁!”之后,整个工地上,四五百个工棚里,便一起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呐喊声,所有的呐喊声,都汇聚成了一句“太子殿下千岁”!

从即日起到第二年春天开工,这,这简直就是给这些民工在白发工钱啊!

虽然只有一半,但是在工地上管吃管住,之前做工的时候,每个月的工钱,几乎都能够全部存下来,用的连十成中的一成都没有!

现在发一半的工钱,钱虽然是少了些,但不用做工,还能白拿这么多钱,还不用再自己掏钱买粮食吃,这些钱,同样也可以存下来啊,就算存得少了些,但至少不用再吃老本了不是?

而且蹴鞠球赛,虽然是贵族老爷们玩的东西,是城里那些有钱有势,又有闲工夫的富人们玩的,跟他们这些连饭都吃不饱,日子都过不下去的流民,没多大关系!

但是,听那些去过城里,看过蹴鞠球赛的人回来说,那蹴鞠球赛,在开封,在天子脚下,那可是风行得很,有那专门踢球的,甚至一年就能拿一百多贯花红奖金呢!

一百多贯呐,那得是多少钱啊?

以前做流民的时候,他们身上别说一百贯了,连一百文都掏不出来!能掏出来一百文,好歹也能买些包子烧饼,勒紧裤腰带过上两三个月了,也不至于沦落到去要饭不是?

一百贯,那可是一千多个一百文大钱啊,足可以让他们在老家买上几十亩上好的田地,舒舒服服的过着小日子了,哪还用颠沛流离的,从老家跑到北边这苦寒之地来做工啊?

当初在招工的告文上写了,每个月的工钱是一贯钱,当时,这些流民可谁都没有真的想过,每个月都能够拿到一贯钱的工钱,别说一贯了,有的吃有的住,每个月能够再落到手一百个大钱,就已经很不错了!

来了北方后,在海河榷市的工地上安顿下来后,到现在,满打满算的,已经做了两个月的工了,拿到手的工钱,也已经有整整两贯钱了!

嗯,虽然是交钞,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两千文大钱,有人专门拿着那两张交钞,去了工地上的大管事那兑付,真正的拿到了两大串的铜钱呢!

拿到铜钱后,那个人还颠来倒去的,数了好几遍,每次数出来的数,还都不一样,有时候数了一千九百多,有时候却数成两千多。

最后还是有人给他出了个注意,让他将一百钱放一堆,然后再数放了多少堆。嘿,这下子一下就数清楚了,两大串铜钱,一百文一堆,整整二十堆,一文不多一文不少,刚刚好!

因为这,那个工人,还没少被同工棚的工友笑话呢,但是那个工人却一点都不在乎,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是抱着他那两串大钱睡的。

其他的工人,倒是没有像那个工人那样,将交钞直接兑换成铜钱的。

工棚的管事可是说了,那交钞啊,跟铜钱是一样的,交钞上面的数字,就是能够兑付的铜钱的个数!

为此,工棚的管事,还用了好几天的时间,将交钞上面的所有文字,都教给了工棚的工人,好多工人虽然还是不会写,但却已经会读会认了。

如果将交钞上面的文字,单独的写出来,或者出现在别的地方,这些工人可能还不认识,但印在交钞上面的那些连在一起的文字,他们却是已经会读会认了。

连在一起的‘壹仟蚊整’这样的大字,那就更不会认错了!

看到这四个字,那些民工也就知道了,这是一千个大钱,是一贯的交钞,可以在大管事那里,直接兑付一千个大钱!

两个月的工钱,就是两张这样的交钞,可以兑付两千个大钱!

嗯,不仅大管事那里可以兑付大钱,以后等海河榷市建立起来了,在榷市里新设立的三司衙门中的商务司衙门里,也可以拿着这些交钞去兑付大钱,而且是足额兑付,一文钱都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