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长平长平 > 第85章 蔡泽卖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禄道:“何为不可?夫公孙鞅之事孝公也,极身无贰虑,尽公而不顾私;设刀锯以禁奸邪,信赏罚以致治;披腹心,示情素,蒙怨咎,欺旧友,夺魏公子卬,安秦社稷,利百姓,卒为秦禽将破敌,攘地千里。吴起之事悼王也,使私不得害公,谗不得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不为危易行,行义不辟难,然为霸主强国,不辞祸凶。大夫种之事越王也,主虽困辱,悉忠而不解,主虽绝亡,尽能而弗离,成功而弗矜,贵富而不骄怠。若此三子者,固义之至也,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唯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

蔡泽曰:“主圣臣贤,天下之盛福也;君明臣直,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妻贞,家之福也。然比干忠而不能存殷,子胥智而不能完吴,申生孝而晋国乱。是皆有忠臣孝子,而国家灭乱者,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今主之亲忠臣,不忘旧故,不若孝公、悼王、句践,而君之功绩爱信亲幸又不若商君、吴起、大夫种,然而君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於三子,而身不退者,恐患之甚於三子,窃为君危之。今君之怨已雠,而德已报,意欲至矣,而无变计,窃为君不取也。今君相秦,计不下席,谋不出廊庙,坐制诸侯,利施三川,以实宜阳,决羊肠之险,塞太行之道,又斩范、中行之涂,六国不得合从,栈道千里,通於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秦之欲得矣,君之功极矣。如是而不退,则商君、白公、吴起、大夫种是也。”

张禄道:”先生必以此说吾乎?“

蔡泽道:”非也。臣知洛阳之事,欲以告王。“

张禄道:”洛阳之事,先生自为之,奈何自弃之?“

蔡泽道:”周王名为天子,地不满百,民不过十万户。吾说之,彼应之,非有谋也,利令智昏也。今周王与诸侯之军,日日高歌于台上,不知死之将至也。“

张禄道:”臣闻诸侯锐兵集于洛阳,咸阳震恐,朝不保夕。何卿之易视之?“

蔡泽道:”洛阳之兵,燕、卫、鲁三国之兵才二万,楚兵一万,总不过三万之众,焉有为?昔秦军渡河而北,洛阳不敢出。诸侯之钱粮不继,周王债于洛阳商贾。既得钱粮,日日置酒高歌,无战意。钱粮尽,诸侯必散也。“

张禄道:”闻先生受命于楚,说周合纵。事既不谐,当归报于楚,奈何入秦?“

蔡泽道:”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春申君命臣说周合纵,今众已合,将已拜,楚命报矣。臣非楚臣,欲以归秦为相,不亦可乎?“

尉摎所率秦军如摧枯拉朽般扫荡了河内南阳残余的三晋势力,但并未见三晋军队出援,遂将军队分散置于各县就粮。南阳与洛阳只一河之隔,广有钱粮,人民富庶。尉摎的十万秦军在这里如鱼得水,养得兵强马壮。

看看正月将尽,时近雨水。通常这时,秦军已经回师归农,准备春耕。但咸阳偏偏迟迟不下指令,尉摎也因为没有将洛阳的军队调动出来,不敢立即回军。这一日,咸阳使臣到达军中,命令尉摎即率所部,继续北上,攻击三晋在河内的其他各县,务必将三晋的部队从洛阳调走,不令其攻函谷。尉摎只得重新集结部队,从野王、怀出发,沿太行山簏,向北攻击。

太行山过怀后,其走向从向东转向东北,所以这一片区域不再称为南阳,但仍统称河内。这一大片区域原是商王朝的首都中心区,着名的牧野之战,甚至传说中的鸣条之战,都发生在这里。商灭后,这里也是安置商遗民的区域,周武王为了监管商民,分封了三个弟弟在此镇守,即管叔、蔡叔和藿叔。数百年来,这里人民富庶,乡邑众多,但却偏处诸侯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