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的李治脱口说道,“李义府的办法肯定不行啊!花里胡哨,一通胡扯,你们一个个脑子里在想什么呢?”
听见这天真的质问,全大殿上的官员顿时都被打击了!
他们斜眼看向李治,九皇子,你别忘了你今天只是个旁听。
存在感是不是过分强烈了些!
李义府本就脑门上血,这下又当着所有朝官和陛下的面,被李治说一通胡扯。
颤抖、羞耻、难堪……通通向他袭来!
他感觉现在所有人都在看他,嘲笑他,对他指指点点……
当然,这只是错觉,这种时候根本就不会有人看他。
因为目光全都移到李治身上去了!
李世民忍不住好奇的问道,“朕觉得李义府的方案不失为一个良计,稚奴你却说是胡扯,这又是怎么一说?”
这个问题也是场上许多官员想问的。
李治顿了一顿,摇了摇脑袋叹气说道,
“你们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怎么治水。
首先,黄河里的泥沙量巨大,要在中下游区域大规模的开渠,修建水库根本不现实。
不出几年,就会被泥沙堵住,失去灌溉的作用。
其次,水渠这样的小通道哪起得了作用?
万万条水渠又能引走多少水?
注定是妄想呀!
真有这样的决心,都不如重新挖一条河道算了!”
众臣们自动过滤了李治的叹气……
这个九皇子太得意了,他们可一点不觉得这是个简单的问题啊!
不过听他说完,许多大臣顿时清醒了过来!
是啊,水渠这种东西终究作用太小了。
无非也就灌溉灌溉周围的田地,要是忽然涨了大水,所有田地都得被淹!
反而得不偿失。
小殿下提醒的切中了要害!
问题,终究还是回到了原点……
李义府心眼很小,现在更不能释怀了。
他本来正得到满朝文武大员的认可,沉浸在享受中,结果突然间被李治贬得一文不值!
结果李治还真的说出了条条道道来……
他无比的难堪,所有人现在一定都在嘲笑他吧!
“难道治理黄河就没有办法了吗?”
李世民听完之后,也是感到一阵绝望袭来。
重新挖一条水道?
不可能!
隋炀帝挖的大运河才不过两三米深,倾尽天下劳力都修了十年,而挖这一条水道,需要多深?
时间又要多少?
想都不敢去想!
李治道,“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黄河水患的根本在于泥沙堆高河床,只要治好了沙,水患自然也就治好了。”
“治沙?!”
这个新颖的观点一经提出,全殿都惊讶了。
还从未有人把治沙列为治理黄河水患的重点过。
区区年幼的九皇子凭什么这样说?
“治沙……”李世民也目光新奇,还有堆高河床,听不太懂的词汇。
稚奴的这些知识,也是那神秘的师傅教给他的?
一时间,他很好奇,要李治再说清楚些。
李治淡淡的说道,“这些都是地理知识,算了,帮你们补一补吧……”
众臣已经能完全过滤这种鄙夷的语气了……
习惯了!
不过紧接着,他们发现还是太天真,被李治的第一句话震惊!
“黄河从西北发源,一路流经秦晋之地,这些地方的黄土土质松软,孔隙很多,河水流过便会带走大量的泥沙。”
“黄河从西北发源?!”
长孙无忌眼前一动,低呼道,“殿下居然知道黄河的发源地?”
这个问题,算是困扰华夏历代上千年的问题了!
难道小殿下居然真的知晓这个地方?那绝对是终极龙脉的所在地啊!
李治被打断有些不满,不过随即想起来,这个时候的人的确都还不知道黄河源头的所在呢。
“那是个西北深处的一个无人区,方圆千里人烟都没有一个,你们知道了也什么用。”他淡淡的解释了一声。
又有房玄龄紧接着问道,“敢问殿下如何知道?”
李治嘿嘿一笑,也不回答。
李世民这时沉声说道,“不要打断稚奴的话,让他继续说。”
李世民对于什么龙脉的说法并不稀奇。
并且听到李治说那个地方是无人区,也就放心了。
什么叫做无人区?条件艰苦,人无法生存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的确知道了也没作用。
李治小颈白嫩,于是继续说道,“河水从上游带来的泥沙不断的堆积在下游的平原,就抬高了水底的河床,于是黄河水位不断升高,水边的堤坝自然就不得不一直加高。”
众臣听得恍然,他们一直迷惑黄河的水位为什么一直上升,这下可算是有了答案!
神色一时间都有些不自然。
这下是真的被九皇子补了地理知识了!
再没有人敢轻视上方自信满满的小不点。
只有一个人越发的难受,心底嫉妒的火焰喷薄,就是李义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