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现在外面到处都在大骂罗艺?”
李世民听闻宫人禀告外面的消息,不禁微微变色。
他在殿里踱步,还真被李治说中了,随着书的扩散,世人只会唾骂罗艺……
他现在稍微有些后悔,早知道就答应李治推广此书了。管它是不是”小道“,有用就行啊!
但现在怎么还拉得下这张脸……
这一天,黄皓又来了。
因为这都几天过去,陛下居然还没有下令封禁那本恶书!
“陛下,这几天究竟又发生了什么,臣实在想不出,那本书有任何理由不被封禁啊?!”
黄皓一来先怒气冲冲的,像是兴师问罪一样。
李世民一下听得发怒!
他眯着眼睛,里外都透露着丝丝危险的气息,一下让黄皓心中凛然!
“你当真想不出来?”
黄皓错愕,这其中难道还能有什么坚定的缘由?
那本书里多有赞美罗艺的词汇,难道不该封禁?!
“看来你是真不知道啊!”
李世民于是双目倒竖,重重的骂了一声,“连个五岁的小孩都不如,堂堂御史,竟然如此蠢笨!
这个御史你也别当了,万年县哪里缺一个功曹,你自去吧!”
啊。
黄皓目瞪口呆,什么意思?
什么情况?
他就被贬官了?!
“陛下!!”
“无需多言,给朕下去!”
李世民真的有些生气的,这个黄皓很明显连民情都没有调查过,就来告状李治!
现在但凡出去打听一二,也不会说出“无论如何都想不出”这种话!
这个黄皓,严重不称职!
可惜黄皓直到被带下去,都还不明白到底为什么被贬官,不过他上任后或许会明白。
之所以贬去万年县做个功曹,就是给他去听听民间真实的声音的机会。
“来人,宣民部尚书戴胄!”
李世民大手一挥,这下也想清楚了,李治的方案的确可以采纳。
管它什么面不面子,就利用朝廷的影响力,大肆推广那本书!
他这些天自己也翻了翻那本书。
写得确实不错,虽然是演义,但对其中出现的人物的真实性格,却深有研究,多有揣摩。
比如秦琼,义薄云天、重情重义,却又细致小心,善于谋思。
比如徐世勋,文武双全,侠肝义胆,但他最出色的优点,的确是眼光高远!
这些都完全准确的中的!
甚至,这本书里,连他李世民,也有剖析。
并且有些句子,使他颤动!
“领兵大小七十一战,未尝一败。”
”秦王之心犹如天日,不分位阶出身,待人如常。是以秦王所过处,阴暗尽消,万军服而众将降,长胜不败。”
“帝王之心素无慈悲,连年战中,见惯生死,而秦王尤更惜人命,更坚其志,是以常胜不败。”
“秦皇始用帝制,开天辟地;汉武始用帝制之利,开疆拓土八万里;而今太宗有继承古今博览众长之象,立前圣之肩而另开天地,可期也。”
……
不是吹嘘,书里少有吹嘘的言语,事实上他李世民若不是这样的人,怎么统一天下,开创盛世?!
不需有任何争议,他李世民一定是隋唐年间第一英雄!
李世民不怕有人公正的描写那段历史,只怕有人故意扭曲!
而这本小说里进行了十分公平的叙述,最让李世民惊叹的是,作者对他性格的把握,遇事时处理的神态,简直像是当时在场!
光在场还不行,还得是他肚子里的蛔虫!
“此作者何人?必为天下贤士啊!”
李世民心动了!
这个作者不是只准确把握了他一个人,而是对所有人都极其了解,除非是天下大贤,三国时卧龙凤雏之流,哪能具备这样的才能?
……
“我倒忘了问李治这本书到底是谁所写!”
这时候,大殿上,李世民回想起来,喃喃的开口。
他其实没忘的。
当时只是觉得一本传奇小说,写手多半不入流,又有什么好问。
但现在后悔了,立刻就想再去国子监询问,可刚走两步,又停缓下来。
他摇头叹了一口气。“也罢,此人服侍李治,也等同于服侍朝廷,何必再请!”
戴胄不久后来了。
李世民的意思比较简单,通过全国驿站渠道,推广《隋唐英雄传》此书!
“这本书写得也极有趣,语言朴实,就连平民也听得懂,和普通传奇小说差别极大,我听说城里有饭馆便开展了所谓”说书“的业务?”
李世民忽的说到这里。
戴胄点点头,“陛下消息太灵通,城里发生什么,都瞒不过您的眼睛。”
戴胄是知道那饭馆就是李治喊人开的,才知道这件事。
果然,李世民相信吃惊,望着戴胄,“戴卿家一向不理城中杂事,这件事又何以知之啊?”
戴胄不卑不亢的回道,“开此饭馆,乃是皇城中人。”
既然陛下您还不知道,那也没有必要从我这里知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