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画纸上书写着一首咏梅诗,《山园小梅》此诗为七律由北宋诗人林逋所作,这位诗人一生钟爱梅,种梅养鹤成癖,终身未娶,故而世称‘梅妻鹤子’。正是他对梅花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情,才能写出这首流传久远的咏梅绝调来。
此诗之妙在于脱略花之形迹,着意写意传神,因而用侧面烘托的笔法,从各个角度渲染梅花清绝高洁的风骨,这种神韵其实就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此诗一出,后人奉为咏梅的绝唱。只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的意象之美便描写臻化境!
淳雅想不到燕昭竟会选择这首诗,为她的傲雪寒梅图题字,有些受宠若惊,不过用这首诗的确也与这幅画上的寒梅相得益彰。而且燕昭的字,大气磅礴,苍劲有力,正如傲雪寒梅的铮铮傲骨,将这幅傲雪寒梅图的意境,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当时淳雅还笑言,有了燕昭书画大家的题字,她的这幅拙作,价值立马往上翻了数十倍不止!
而自从见过了淳雅的画作,燕昭发现她在书画上极有天赋,不过淳雅只将书画当作个人爱好,虽然她的书画也受过系统学习,技法上已经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只要将她所欠缺的部分补齐,未来淳雅绝对能在丹青绘画一途上成就不凡,成为一代丹青大师也不无可能。
但淳雅却没有在深研书画,燕昭有些‘见猎心起’,他不想淳雅白白浪费了她的天赋,所以随后更是抓住机会就教授淳雅书画,还将他独创的燕氏没骨技法传授给淳雅。
第二天燕昭就给了淳雅一副他亲手所作的画,淳雅当时一打开画,就被眼前的画给迷了眼,久久无法回神,燕昭的这幅画给淳雅的震撼冲击,甚至比他拿去拍卖的那四幅画作还要更甚。
跌宕起伏的高山,置身于烟雾缭绕之中,而在这半山腰之中,却画了一幅茅草屋,周围有细致的篱笆包围着,还有意老翁在躺椅上小憩。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豁达淡泊的心思,在这里一览无遗。
在这样的美景面前,你还有心思想其他的吗?
看着此画,淳雅脑中只想到一词:‘与世无争’!
片刻之后,淳雅才恍然回神,心里甚至有些激动之意。
燕昭不愧是极富盛名的书画大家,他的画作竟然能够影响到一个人的心神情绪,这水平之高,淳雅自认,用其一生,恐怕都无法企及燕昭的高度。
淳雅很有自知之名,她的画虽然好,但是与燕昭的画却是云泥之别,离他还有一段巨大的距离,甚至燕昭的书画造诣甚至在淳雅的爷爷之上,可正是因为如此,淳雅才会如此兴奋,燕昭愿意亲自指点她,那么她就可以真真切切的从燕昭的手里学到东西。
之后淳雅极认真的完成燕昭交给她的‘作业’,非常认真的临摹画作,一次又一次皆不满意,临摹不对的直接被她揉捏成一团,扔在地上,循环往复,地上不知不觉就集了一堆废稿!
费了许久,淳雅才终于将画的第一层勾线完成,勾线这一环节是最废时间的,同样也是总体面貌的设计,所以淳雅才会力求上进做到完美。
之后就只剩上色,淳雅就因为临摹燕昭的画,折腾了大半天,连晚饭都没顾得吃,还是燕昭回来后,将饭食亲自端到书房,淳雅的面前。
淳雅许久没有学习的如此认真刻苦了,也只有小的时候,被傅爷爷压着,才能在书房一坐就是一整天!而现在,可是淳雅自觉的学习。
她也是个脾气倔强的,做任何事都要求完美,因为被燕昭勾起了对书画的学习热情,淳雅又跟自己较上了劲儿,不允许自己有一丝不完美。
燕昭看着淳雅伏案全神贯注作画,心里又是心疼又是欣慰,拿着画笔专注的淳雅无疑是极具魅力的。这样的淳雅,更让燕昭想要私藏!
淳雅认真刻苦端正的学习态度,让燕昭极为满意,但他不希望她为了作画而废寝忘食,无论再大再重要的事,饭还是要按时吃的。
当然最后淳雅临摹的成品,燕昭也甚为满意,临摹的很像,但淳雅自己却不怎么满意,觉得自己只临摹出了画的表象却没有燕昭画作原图的意境。
其实以淳雅的年纪,能将画作出意境来就已经是极为不错了!
况且现如今,国画没落,也再没有那么多人学习国画!
燕昭了解了淳雅画作的水平,之后便给她布置了学习任务,每天用毛笔,一笔画出鸡蛋,什么时候能一笔画出的鸡蛋,完全相同一般无二,那她也就算掌握了这门技法。
接连几天都是画鸡蛋,淳雅都快画吐了,刚开始的时候她还不能一笔将鸡蛋画圆润,但慢慢的她也找到了感觉。淳雅也明白了燕昭的意图,一笔画鸡蛋,的确是训练手法最有效的办法。
如此也就没什么好抱怨的,淳雅即使画鸡蛋画到吐都没有嚷着不画了,一直坚持了下来,这份毅力也甚是难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