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华娱1997 > 第371章 大美缘终于红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以曹轩如今的资产和娱乐圈的地位,一般圈内人是不敢得罪他的,除非有仇,也不会轻易撕破脸。

范小胖跳槽,不管是王家兄弟还是花姐,提到这事都是以祝福为主,几乎没对曹轩和繁星有任何表示。

但新画面张老板这个人怎么说呢,评价疯狗可能有些过分,但确实有几分得志便猖狂的意思。

原时空,这位曾经称中影的韩三爷为座山雕,在电影界混饭,主管大佬之一都敢骂,可见他头有多铁。

《英雄》去年内地拿下2.5亿票房,欧美市场也表现不错,俨然成为电影界的代表。

为此,张老板意气风发,在整个华语影视圈都自认龙头老大,曹轩一个臭唱歌的敢拒绝邀约,不点名嘲讽几句怎么了。

不过,他狂,老谋子可不傻。

曹轩手下的媒体矩阵和影视资金先不提,最关键的是从去年开始,曹轩布局繁星院线。

2002年暑假正式入股昌光院线,开局就手握53%的股份,掌握住话语权后,曹轩立刻推动改组,并建造注资新影院,稀释其他股东股份。

截止到去年年底,曹轩已经完全掌握了昌光院线的管理权,手握65%以上的股份,正式更名繁星院线。

进入2003年后,曹轩仍然加大投资,又赶上非典,院线市场遭受重创,相关小型院线坚持不住,繁星院线的部分股东也资金紧张。

在这个关键时刻,曹轩不但不退,反而加重投资,光是2003年,就预计投入2亿人民币,专门用来建造新影院并收购其他影院。

这个规模的投入,繁星院线的其他股东很难跟上,又无法违抗大股东战略投资,只能被动接受。

许多人因为非典,索性直接把股份卖给了曹轩,寥寥几个还选择坚持的,股份也被稀释的越来越少。

如果顺利的话,到2003年年底,曹轩有望掌握90%以上的繁星院线,甚至直接100%控股。

毕竟拿下九成股份,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想挤走小股东的办法实在太多了。

繁星院线完全控股的同事,因为非典的原因,院线发展速度也超出了曹轩预料。

今年暑假之前,繁星院线可以动用的影院差不多在20家以上,都是中型影院以上,银幕100~120块。

后续多家影院也在收购谈判当中,只要资金跟得上,根本不用到2005年,繁星就有望拿下200块银幕,跻身全国院线前五。

这还是曹轩压着速度,尽量收购优质影院,方便改制,并且要求连影院带地皮全部拿下,收购条件相对苛刻,否则规模会更大。

曹轩动作频频,圈内人也不是傻子,哪里不知道这个年轻人现在手上的资本多厚。

繁星院线上百块银幕,占据国内院线总银幕数的120还多,并且基本处在二线城市以上。

得罪了他,虽然碍于行规,不能做的太过分,但即便动些手脚,对一部电影虽然达不到定生死的地步,但也足够伤筋动骨。

老谋子可不想拿《十面埋伏》去验证曹老板的气度。

所以还没等曹轩反应过来,他就主动替张老板同媒体澄清,表示别误会,张老板说的是其他人,并不是曹轩。

他们这一认怂,曹轩反而不好动手,毕竟没指名道姓,他要是针对,反倒是有点捡骂的意思。

不过明面上不理会,但是小心眼的曹轩还是给他记下了小本本。

就像老谋子担忧的那样,手握繁星院线,随便动点手脚,折腾不死他们,也能恶心死他们。

由于曹轩的名气基数太大,《倚天屠龙记》即便火爆,却也增幅有限,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但对于其他主演,增益幅度还是很大的。

贾静文之前名气不低,但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寥寥。

《倚天屠龙记》播出之前,她在内地最出圈的角色是《小李飞刀》的孙小红和《大汉天子》的念奴娇,两者都不是主角。

所以贾静文名气大归大,但是有点虚,普通大众对她的印象是台省版天王嫂,但是这次《倚天屠龙记》,赵敏让她的名气夯实了不少,并且广泛出圈。

在内地电视剧领域厮混的这帮台省小花中,知名度和人气直追紫薇。

高缘缘获利更大,前两年她演了繁星剧几个角色,但除了《刁蛮公主》的安宁公主火了一把,其他作品影响有限。

《金粉世家》戏份太少,而且女角色太多,冷清秋和白秀珠占去了70%以上的注意力。

剩下的还有八小姐、六小姐、三个嫂子、红颜知己、丫鬟怜儿分,落到她这个四小姐身上的注意力实在太少。

《铠甲勇士》倒是实实在在的女主,电视剧也挺火的,如今时不时还搁在各地方台重播。

但是关键这部剧的受众是青少年,而且是年龄偏幼的青少年,他们现在多数对美女没啥兴趣,什么温柔大姐姐都是浮云,大家更关注炎龙侠和雪獒侠谁更厉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