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支柱上方炸开一道华光。
三名武者的战斗竟然释放出了宛若炸弹爆炸的威力。
环绕支柱的流风将上空的炙热气流传下来,让下方民众感到热风铺面。
……
人们默然,不知道接过。
聚拢在大兴城外神州支柱下一片沉默。
片刻后,宋缺与石之轩一起施展轻功从柱顶飘然落下。
民众们纷纷看向二人,一种名为惶恐的情绪在人群中传播。
他们都在揣度,自己的皇帝是不是没有了。
而终于赵煦的武将、武官们则手按兵器默默聚拢过来,随时准备对宋缺二人发起攻击。
不论是真的忠于赵煦的人还是假的,如果赵煦真的在这两人手中出了什么事情,那么能够成为击杀这两个人的人,一定是有好处的。
虽然石之轩与宋缺的武力几乎已经是天下至强。,但是在场的武官们也并非弱者,城中更有大量隋国精锐武者、士兵,真要打起来,宋缺与石之轩也只能退避。
不过,石之轩他们却并没有试图战斗的意思。
石之轩环顾看了一眼在场武官,朗声道:
“陛下与神州支柱领会武道至境奥秘,决意于柱顶参悟武道至高境界,朝中内外由诸大臣商议,不决之事可上柱顶请示。”
清河公杨素在一群武官护卫之下看向石之轩:
“若无陛下当面下旨,老夫是无法相信的。你们二人当下有危害陛下的嫌疑,须得接受朝廷监察。”
说话间,武官们缓缓按着兵器靠近石之轩二人。
宋缺抬手准备挥刀,却被石之轩拦住。
石之轩神态自若:“清河公若有疑惑,何不自己上去请教陛下。”
杨素抬头看了看几十丈高的神州支柱,面色像是被气得涨红:
“你们是欺老夫武功不济,上不去!?”
石之轩闻言一笑:
“若是清河公愿意,我也可以带你上去,只是不知道您是否有这个胆量?”
“有何不敢?”
杨素昂首踏步上前。
有武官、武将想要阻止杨素,都被他喝退。
石之轩也不多作解释,直接施展幻魔身法带着杨素跃升支柱之上。
杨素本身武功也不差,只是不擅轻功,有石之轩协助倒也是可以很轻松地上了神州支柱。
二人上去之后,下方民众议论纷纷。
武官们戒备地看着宋缺,担心宋缺凭武力强行闯走。
压抑的氛围持续了一会儿。
人们又见石之轩带着杨素飘然落下。
杨素面色凝重,却没有了刚才对石之轩的愤懑。
随即,上方支柱之上传来了赵煦的声音。
“朕邀双宗师一战,以窥破碎虚空之道。如今一战,得见大道,武奥秘在前,不容错过,故而选择于此地闭关,以期突破武道至境。朝中事务,由诸大臣商议,四海民夷有不臣者,击之灭之。”
赵煦以《传音搜魂大法》扩音,方圆十里都能清晰听见赵煦的声音。
而人们在听见赵煦的声音之后也安定下来,在朝廷官军的疏导之下渐渐散去。
以杨素为首的朝中大臣们最后还是没有真的为难宋缺与石之轩,留下几队士兵拱卫神州支柱,也纷纷回到大兴城中开始串联。
皇帝闭关,朝中格局立刻将有大变,朝中群臣必须有所应对。
随后几天,在朝廷群臣的安排下,萧皇后与几名皇子接连被送上神州支柱与赵煦会面。
赵煦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就这样与世俗割裂,也都接受了这些求见。
只是不下支柱,就在支柱上遥控朝政。
时间缓缓流淌,朝廷渐渐展开文武科举,大量寒门子弟开始步入朝堂。
在寒门势力制衡下,残余的世家在朝堂政界过得愈发艰难,再难操纵政治。
而赵煦在神州支柱上始终不下来,每天就通过朝廷运送食物等东西,过得很安然。
昼夜交织流淌。
一年时间很快过去。
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他们的皇帝并不在皇宫之内而是在一根巨大的柱子上。
反正对他们来说,皇帝在哪里都跟他们没关系……
但是赵煦带来的变化确实持续存在的。
世家的力量不断削弱,已经难以对抗朝廷的统治。
宋缺在支柱一战之后,回到宋阀,也宣布放弃了世家力量,释出了宋家世代传承的田土、私农。
石之轩在朝廷中主导接受了宋家财产。
虽然赵煦不参与朝政,但所有人都知道那位武道站在世间顶点的皇帝始终是高居这个国家顶点的最崇高者。
赵煦在支柱顶端每天不做别的事情,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回味与石之轩、宋缺的一战。
当日一战,最后演变成自己以一敌二。
皇天无上道的至高战意最终镇压了宋缺与石之轩。
赵煦却没能如愿体会到破碎虚空的奥秘。
自己的战力太强之后,反而不能借助势均力敌的战斗强行破碎虚空。
所以赵煦最后只能选择走邪帝向雨田与大侠传鹰凭借自身力量破碎虚空的道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