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额是蒋门神 > 第222章 战火之序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眼见白时中都开口了,孙傅和李纲等人也纷纷表态,表示全力支持守城。

不管这些人是不是真心,只要有支持守城的态度就可以,蒋忠对于这个结果很满意。他笑着道:“京城西北的牟驼冈。牟驼冈是宋军养马的地方,哪里有三万匹军马和大批草料,一旦被金军占领后果就很严重。因此孤王会派庞万春将军率领两万精兵在牟驼岗偷袭金军,,然后迅速将战马带回京城。牟驼岗隶属于兵部,还望孙大人,李大人能够出具相应的手续,能够让庞将军最终带战马回城。”

在兵部混了多年的孙傅一下子就听出来了秦王想要把牟驼岗的三万匹战马且为私有,他很不喜欢对方的贪婪,可是又不好反驳,只好把皮球踢给兵部侍郎李纲。这个李纲是官家的心腹,出点意外,和自己也没有关系。

李纲毕竟是文人,没有看清楚里面的条条框框,在他看来牟驼岗的两万匹军马必须带回京城,秦王提出来的条件一点都不过分。

还没有等到其他人表态,李纲这个兵部侍郎就道:“牟驼岗的战马营是由本官负责,我这就办理交接手续。”

眼见李纲吐口了,何瓘就接着道:“既然李大人处理好了牟驼岗战马的问题,那么庞将军率军出城的手续,我们枢密院给办好。”

尽管蒋忠是秦王,东京留守,但是关于军权还是被宋钦宗做了一定的限制,比如,蒋忠只负责守城,至于军队进出京城都需要经过枢密院,而且刻意注明必须经过何瓘的同意。物资调拨必须经过兵部才校还了就是给蒋忠戴上了紧箍咒,这无形中就是守城中的掣肘,对于作战极其不利。

眼见牟驼岗战马的问题解决了,蒋忠接着道:“有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政事堂出面,还望白相公多多费心。”

“有什么需要政事堂的,请王爷尽管开口。”白时中知道秦王如果不通过自己,依旧可以在政事堂内拉拢其他相公来办事,这样出来,是给了自己充足的面子,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就顺水推舟,落个人情。

“第一出榜安民,不要让老百姓造成不必要的恐慌;第二妥善安置好涌进京城的难民,同时画出来安置难民的区域;第三处理好城中卫生,尤其是解决茅厕问题,大量外来人群的涌入,一旦爆发瘟疫将会是致命的灾难;第四责令户部严守国库,禁止库银外借。。。。”

蒋忠一口气出来几十条措施,几乎囊括了京城六部各个衙门,看样子这些官员们都要高速运转起来。不过对于这些,白时中倒是没有放在心上,大宋朝最值得炫耀就是行之有效的行政机构,有大量的官员存在,后备官员多的数不胜数,即便是官员不够,太学生也可以随时顶上去,貌似复杂的政事,官员们会处理的井井有条,毫不拖沓。这要比着后世的明朝,清朝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最后蒋忠的目光盯在了兵部尚书孙傅身上,盯得这个五旬老头有点发毛。

孙傅干咳了几声后道:“不知道秦王殿下还有什么要吩咐的没樱”

“有,我要彻查兵部的武备库,兵甲司,以及禁军名册。”

蒋忠到这里,孙傅的脸色都变了,高琛,何瓘的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吃空饷,武备荒废,兵器流失是历朝历代都存在的问题,只不过都没有宋朝这么离谱。号称京城八十万禁军,如果真的有八十万禁军,又怎么会被金军杀得一溃千里。就是八十万头猪让金军抓,估计都是大问题,何况是号称最‘精锐’的禁军呢?

白时中也没有想到蒋忠敢触雷,恐怕官家都没有勇气解开盖子吧,得罪的不仅仅是兵部,枢密院,更多的是功勋世家,以及禁军内大大的头目,搞不好会引发哗变的,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文官出身的李纲一向嫉恶如仇,他早就听过吃空饷,武备荒废,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揭开盖子,兵部侍郎的位置还没有坐稳,现在又遭遇大宋朝百年不遇的浩劫,就更加没有勇气揭开盖子了。

没有勇气揭开盖子,不代表认同。现在秦王提出来彻查兵部,李纲就按捺不住了,他率先响应道:“大战在即,彻查兵部,对于稳定军心,鼓舞士气起到重大的作用,我愿意身先士卒彻查兵部。”

孙傅的鼻子都快气歪了,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副手竟然如此书生意气,他不敢招惹秦王,只好把哀求的目光抛向高琛,希望这个枢密院名义上二号当家的,实际掌舵人能够化解这次不必要的麻烦。

高琛对于蒋忠的决定十分的不满,这么大的事情都不事先和自己商量一下,这兵部就是一个火药库,点燃了后果不堪设想。

高琛发现众人都在盯着自己,只能硬着头皮道:“王爷,大战在即,不可动摇军心,彻查兵部,还是放到金军北归之后吧。”

“不能了解武备情况,兵器情况,士兵缺额,又如何御敌呢?”蒋忠知道众人很为难,于是就道:“此次彻查由兵部内部自查,结果上报枢密院,不上报子,不对外公开,当事人不予追究。孤王只需要知道一个数字就可以,其他一概不管。不仅如此,东西作坊,广备攻城作、万全作坊、弓弩院、弓弩造箭院,鞍子所、斩马刀所,御前工作所军器所,火药局兵甲所全部要彻查。当然了,这些地方,孤王会亲自派人测查,一样不会上报官家,不做任何惩罚。”

老奸巨猾的高琛顿时就明白了蒋忠真实的意图,并不是为了找麻烦,而是为了控制军备,武备。这样做看起来合情合理,实际上已经犯了官家的忌讳,这样下去相当危险,不过也可以看出蒋忠的狼子野心。

突然有个可怕的念头在高琛的脑海一闪即逝,他不敢想,也不愿意去想,更加不能去想,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沉默。

蒋忠摆摆手道:“既然大家没有公开反对,那就是同意了,这件事情着手去办,如有阻碍,杀无赦。”

实际上反对也是无效,以蒋忠的性格已经决定的事情是不允许任何人改变的。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好处京城八十万禁军,实际上连二十万精兵都找不出来,武备荒废简直惨不忍睹,不过由于底子厚,调整起来也不会太麻烦。

蒋忠彻查兵部,其实还有一个不能公开的秘密,那就是要把这数千精良的技工都想办法迁移到江南制造局,为后面的金宋大战埋下伏笔,在他看来打败金军绝非一朝一夕,还需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