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活埋大清朝 > 第610章 西风紧,天火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八月二十八日的暮色和西风当中,长江之上,一支船队正顺流而下。

这支船队中的船只,大半都是往来于湖广各大水系之间的运粮大船,被吴国贵的兵丁强征到岳州附近的君山水师大营中,经过了一番改造之后,成了能够上阵的大型纵火船。

这些纵火船上除了柴草之外,还有装了大罐大罐的猛火油——还都是加了阿拉伯胶的拥有粘性的猛火油!

这种往猛火油罐里面加阿拉伯胶的办法,还是朱和墭早年传授给一块儿反清的吴三桂的呢!

正在操船的都是吴周水师右军的官兵,他们并不是吴三桂的老部下,原先都是洞庭湖中的渔民或水寇,全都深通水性,善于驾船。

不过这些看上去颇为精壮,装备也非常精良的吴周水军官兵的士气却有点低落。

他们这些人都是受过大清的官吏兵丁欺负的。那可是亡天下的苦啊!而且清军和南明当年在湖广一带还进行过长期拉锯……

所以他们都是揣着对清王朝的恨加入吴周军的,本想着能很快推翻大清朝,恢复汉人天下。

可没想到吴周这两年内忧外患不断,到了如今又被东边的大明攻打,而且还联合大清一起反明!

反清反着反着,居然成了大清的盟友,这可真是太讽刺了......

而且他们现在还要带着本应该用来烧清兵的猛火油去烧大明的水营和战船......这可真是亲者痛、仇者快啊!

难道这一波反清事业又要步了南明那时候的后尘?

这些人心里虽然不痛快,但是吴周军的军纪还是颇为森严的。。吴国贵在这些火船上派了自己的家丁督战,所有的水兵都只能在这些家丁的指挥下,驾船前行。

除了火船之外,船队当中还有一二十条真正的战船,都是可以桨帆并用的快船。每条船上都架着至少六门子母炮。

船舱内还坐着二十四个健壮结实的桨手,扛着长桨,并不划水——现在是顺风顺水,当然不需要他们出力,但是等到放完火后, 这一二十条快船就要负责收拢纵火船上官兵, 然后一起撤退,到时候就得努力划桨了。

在其中一条战船上, 一名穿着短打,但头上戴了顶铁盔的军将正扶着拦板,立在船头。

这名军将就是吴国贵麾下的水师右将军周珍标,他也是洞庭湖水寇出身, 在吴三桂打到湖南后起义响应, 才得了现在的官职。他原本也是抱着反清驱虏,顺便再某个出身的心思投到吴三桂麾下的。

对于联清攻明和吴家内讧的戏码都比较反感,但是他现在却显得意气风发!

因为吴国贵不仅给他分了一万银圆的“劳务费”,而且还给他透了底——他这回可不是来烧大明的, 而是来出卖大清国的!

待会儿那是“假烧”......是演戏给大清国的什么狗屁安王爷看的。

那个安王爷上当了, 就会带着十万清兵去送人头,如果能一仗送完,大清国差不多就该凉了。

到时候天下可就能太平了!

真没想到啊,他的新老大吴国贵浓眉大眼, 看着挺正直的, 里面居然一肚子坏水。这回还帮着康麻子把大清国给卖了......还卖了一百万银圆,可真是太会做买卖了。

跟着这样的老大混, 以后还怕不能吃香的喝辣的吗?

暮色当中, 周珍标率领的船队从一片沙洲边通过,突然出现的,就是沿着长江南岸绵延布列的寨栅。

远远的还能看见数十艘木船在水面上环绕成一圈,用绳索相连, 形成了一个面积颇大的水营。

水营当中还停泊着大大小小上百艘木船,每艘木船上都插满了各色旗帜, 迎风招展,猎猎飘扬。

在更远一点的水面上,还横亘着一座浮桥,连接着大江南北。

周珍标连忙举起千里镜,又细细观察了一番远处的水寨和浮桥。

借着昏黄的光线, 他只发现了一些动都不会动的“兵士”立在那里……这些“士兵”应该都是瞎子, 根本没有发现江面上迅速靠近的船队, 依旧是一动也不动。

这就是一个圈套!

而且, 这还是一个下了血本的大圈套。要真的烧起来,那场面可就壮观啦!

“快擂战鼓!”周珍标大呼,“火船冲锋!”

随着一阵急促的鼓声, 他的命令很快就传达下去了。

“快快, 打碎罐子!”

“快把帆拉满,船头对准水寨!”

“把船头对准浮桥……快!”

火船上的家丁们得到号令,立即开始下达命令。

没一会儿,江面上就出现了几十条冒着火光的木船。在风力和流水的驱使下,快速的冲向那座空无一人的水寨和横跨在长江上的木桥。

……

“烧起来了,烧起来了,圣上您快看!”

赤壁山上在一座望楼上, 突然传出了银铃般的呼喊声。

这是从岳州回来的吴菟在欢呼,江面上的“假烧”意味着他父亲没有白白拿朱和墭的银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