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逍遥暴君 > 第890章 鞑靼大汗之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明宫的作用,不仅仅是宫殿用来居住那么简单,其战略位置不言而喻,毕竟长安距离鞑靼国的王庭甚近,日后成为大宗第二都城。

有皇家镇守国门,定能让百姓心中安稳!

后面两个太监扛着卷画,李燕云在前面走着。

没一会,迎面跑来一个小太监,告知李燕云那钱谦益已经在乾清宫等候。

钱谦益这老小子速度倒快。

李燕云吩咐小太监们,暂且将那副大明宫的画卷,送至慈宁宫给齐太后看看,他便朝乾清宫而去:“顺便告诉太后,朕一会便去。”

“是!”小太监躬身应声。

红墙金瓦的乾清门处。

穿着一身蓝色官袍,头戴双翅乌纱帽的钱谦益立于此处,李燕云远远就看见了钱谦益,只见钱谦益皮肤黑了些,古铜色的皮肤,有些消瘦。

面色却刚毅十足。

瞅见十几步处胳膊环在胸前,正朝此走来的皇上,钱谦益忙跪地行礼。

他额头抵着地面,他不光是出使鞑靼国的使者,追究根本,他乃是昔年柳如是的老情人。

因此。

李燕云怎么看他怎么都不顺眼。

他高呼道:“臣,钱谦益,叩见吾皇圣躬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燕云走至他面前,立住身子。

目光幽远的望向别处:“朕记得你离开京城的时候,还是三伏天,这转眼,就是第二年的开春了,你也瘦了……不怨朕吧?”

说完。

李燕云目光似笑非笑的低头望着他。

怨又能如何?钱谦益内心无奈。

“臣不敢!”钱谦益抱拳道:“回禀皇上,为了大宗,臣这点苦算不得什么——再者出使鞑靼国的事,总得有人去做,臣为大宗赴汤……”

“好了!”李燕云打断他的话后,昂起头道:“场面话就无须说了,起来与朕进殿说话——”

“谨遵圣命。”钱谦益起身。

然后。

恭谨的跟在李燕云的身后。

与皇上一道穿梭过乾清门,走在广场朝乾清宫而去。

身为太监总管的小张子深知圣意,故此对于钱谦益,小张子的眼神中也充满了敌意。

李燕云在前面边走边跟钱谦益打听,譬如鞑靼国国情,和关于赵青儿、以及赵如峰的事。

钱谦益先是苦笑。

旋即抱拳道:“回禀皇上,如今鞑靼国兵强马壮,马哈木在他的牧民眼中,可是神一般的存在,臣到了鞑靼国不久,那鞑靼国汗王马哈木,便举行一场阅兵。”

“这场阅兵,表面上是给臣看的,实则是给大宗看的。”

这点无须他说明。

恐怕李燕云也知马哈木的用意。

见李燕云点了点头。

他继续道:“鞑靼国如今,精锐铁骑二十多万,民兵不计其数,且经常演练,视我大宗为假想敌。而互市之策,他们也答应了。”

“只不过,臣觉得他们心不诚!”

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若是心诚,又怎会软禁着赵氏父女不放。

听他说话间。

李燕云与他一道进了乾清宫中大殿的暖阁,进了暖阁后,李燕云褪去龙靴,身子歪在龙榻上。

他单手支着脑袋。

锐利的目光,望着榻前几步距离弓腰的钱谦益:“你是说马哈木,还给了契约?”

钱谦益从袖子中拿出一个羊皮布。

他脚步动了动。

双手捧着正要呈递给李燕云。

“不必!”李燕云眯着星目:“你念来就可。”

“是!”钱谦益打开羊皮卷,声音嘹亮道:“马哈木遥拜大宗大皇帝陛下,互市之策关乎两国黎民。”

“马哈木与各位部族首领经过商——打算以十年为试期!”

“十年内,大宗不得进犯鞑靼国一寸土地,为防大宗大皇帝陛下出尔反尔,我等不得不留着中原的赵氏父女和一些人在此做客——”

没等钱谦益念完。

李燕云怒骂出声:“混账!”

钱谦益不得不戛然而止。

李燕云深吸一口气。

闭上眼睛,声音冷道:“让朕十年内不得侵入鞑靼国一寸土地,也不是不是可以,前提是他可曾提不侵犯朕的边民?”

钱谦益抱拳:“这倒没有。”

李燕云咬牙切齿。

他坐起身来,怒笑道:“朕从未见过如此无耻之人,这就好比只准我打你的脸,而不准你打我的脸,是一样的道理,妈地,好一个马哈木。”

“这契约对朕,对大宗来说,都是不平等的。”

“在朕眼中犹若废纸!”

“朕再问你,那鞑靼国的王庭,可知道朕与赵氏父女之间的关系?”

钱谦益脸色一变。

皱着眉头微叹道:“知道!”

见钱谦益不否认。

李燕云忙站起身来。

走至钱谦益面前,急问:“他是如何得知的?可是一个姓古名啸月的人,告诉的马哈木?”

钱谦益道:“皇上,据青儿姑娘所言,她誓死都没说你与她的关系,在臣去之前,鞑靼国大汗曾要杀了赵氏父女,而是那古啸月,为了护全赵氏父女二人,才对鞑靼国大汗说,赵氏父女对大宗皇帝很重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