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汉第一太子 > 第435章 怎么不算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够夸张了吧?

嘿······

——吕氏四代子侄,正在路上!

吕台长子:吕嘉!

吕台次子:吕通!

吕台三子:吕庄!

吕产长子、次子;

吕则长子、次子、幼子;

吕种长子;

吕禄长子、次子、三子、幼子·······

再算上吕长驹贡献的四代······

毫不夸张的说:刘盈今年,才刚二十二岁;

而在吕氏外戚男丁当中,年龄大于十七岁,即‘和刘盈年龄相彷或比刘盈年纪大’的男丁,便有不下二十人!

而今天,老太后在长乐宫,当着刘盈的面所展露出的意图,却无疑是让刘盈,暗暗感到有些心惊肉跳了起来······

——封王?

嘿!

封王是不可能封王的~

这辈子都不可能封王的~

打仗又不会打,就是搞这种裙带关系,才能维持的了生活这样子~

做彻侯的感觉就像回家一样,在宣室殿里的感觉,比家里感觉好多了!

朝野内外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咳咳咳咳······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除非你姓刘,否则,就千万不要谈‘封王’二字!

太后也不行、吕氏也不行!

好家伙~

合着太祖高皇帝,花费整个七年皇帝生涯,是给你这外姓腾地方?

宫中这些个嗷嗷待哺的皇子们,是留给你一个外姓当马仔的?

别闹了······

这汉家啊,他姓刘~~~~

“封王免谈;”

“封侯么······”

“嗯······”

“价码合适的话,倒是可以商量商量·········”

独自躺在御榻之上,漫无目的的到处这么一声自语,刘盈面上的神容,也稍微轻松了一些。

诚然,先太祖高皇帝驾崩之前,曾经和元勋功侯斩白马而歃血誓盟: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令,天下共击之。

使黄河如带,泰山如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将太祖高皇帝白马誓盟时的誓言拆分开,其实就是一下三点;

——非刘姓不得为王;

——非有功不得为侯;

——即为王、侯者,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而针对这三条誓言,第一条,是绝对没有商量余地的:某人姓不姓刘,也完全没有斟酌的必要;

至于第三天,即‘王、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也同样不容置疑。

因为这,是刘汉社稷的开国之君,给开国元勋做下的承诺。

哪怕为了兜住太祖高皇帝的老脸,这个规矩,都必须由世世代代的后世之君坚守。

最起码,也要那酂侯、留侯、平阳侯等几家元勋,时不时‘复其家’‘复其国’,做做样子。

而在太祖高皇帝的这三条誓言当中,唯一一条值得玩味,也多少留有些许操作空间的,无疑便是地恶天:非有功不得为侯。

有功劳的人,才能做彻侯,没有功劳的人,绝对不能做彻侯。

乍一眼看上去,这一条似乎也和‘非刘氏不得为王’一样,属于毫无难度的判断依据。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里的功劳,具体指的是什么?

当然了,作为太祖高皇帝刘邦亲自选定的继承人,刘盈当然十分清楚:先帝的意思,是‘军功’。

也只有军功,能被这位看似懒散,实则几位倨傲的开国之君,称之为‘功劳’。

但眼下,太祖高皇帝,早已经埋入长陵,坟头草都长好几丈高了!

这里的‘有功’,谁又能做出准确的解读呢?

——像少府梧侯阳城延那样,一手建成长安城,以及长乐、未央两宫,又接连担任郑国渠、酂渠的总工程师,这算不算功劳?

再有:未来的某一天,一个走了大运动傻大个,在天下某个角落的河边,降到了遗失多年的周王鼎!

那这个把周鼎献给朝堂中央,献给汉室的傻大个,算不算有功劳?

说到底,还不就是刘盈的一句话?

——刘盈说有,那就算是踩死了一只蚂蚁,也能被鼓吹成‘征战沙场’‘死战不退’!

反之,刘盈说没有,那‘上朝时左脚先埋进宣室殿’的罪名,也足以将一个人的政治生涯完全毁去。

虽说如今的刘盈,不大可能做出这样败人品的事,也不需要通过这样的流氓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但理就是这么个理。

至于刘盈与吕氏达成某些不为人知的协议,并付出三五个彻侯爵位的代价,看上去或许有些‘乱命’的嫌疑;

但实际上,除了‘武功侯’之外,汉室天子将外戚,或是自家子侄封为‘恩封侯’,也早已是由来已久的事了。

——旁的不说,就说如今的吴王刘鼻,以及刘鼻的弟弟刘广!

这兄弟二人,对宗庙社稷,有个屁的功劳?!

非但没有功劳,这两人的爹,甚至还在代王任上,做出过在匈奴犯境时‘闻风而逃’,抛弃整个国家逃回内的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