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俊又将贝州的宋璟召回,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刑部尚书!
与姚崇、魏元忠一起为相,共同治理大唐。
姚崇、宋璟为相后,便开始了大力整顿吏治,改革除弊,使得大唐慢慢恢复元气。
开元二年,春!
又是一年春耕季节!
万物开始复苏,树梢上长出嫩绿的叶子,小草悄悄的从地里探出头来!
“准备的怎么样了?这可是朕,第一次亲耕,可别让朕失了颜面!”
李重俊询问身边的余远恩。
每年春耕之前,皇帝都会亲自主持耕籍礼,在籍田内,亲自扶犁耕田。
以示帝王对农业的重视,以此礼仪来劝农勤耕。
这些准备工作,交给户部、礼部和雍州牧负责好耕具、种子等。
“圣上,雍州牧李千里来报,一切准备妥当,就等圣上亲临!”
余远恩道。
“朕要亲自去看看,别出了什么纰漏!”
李重俊决定亲自去看看,免得下面的玩忽职守。
余远恩领着李重俊,来到堆放耕籍时,使用的农具。
李重俊首先查看种子的情况。
种子的好坏,关系到收成问题!
李重俊拿起一袋谷种,打开一看,才发现他根本不懂分便种子的好坏。
好在他有系统傍身,便直接兑换满级种植术!
不仅能让你瞬间成为种地高手,还能轻易的分辨出,种子的优劣出来。
李重俊从袋子里,抓了一把种子出来,在满级种植术的加持下,轻而易举的分辨出种子的好坏。
李重俊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下面的人确实用心,这些都是上好的种子。
看完种子后,再看看犁等农具。
当李重俊看到,放在角落里的的直辕犁时愣住了!
“为什么不用曲辕犁?”
李重俊随口问道。
这下轮到余远恩等人蒙圈了!
曲辕犁是什么玩意?
大唐一直都在使用直辕犁,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什么曲辕犁!
“圣上,自犁发明出来到如今,一直都是在使用直辕犁!”
余远恩道。
“难道你们不知道,曲辕犁要比直辕犁更加省力吗?”
“这???”
被李重俊这么一问,余远恩等人直接无语。
他们连曲辕犁是什么样,都没有见过,怎么可能知道,是不是更省力?
但皇帝都这么说了,他们也无法反驳!
只是,他们心里好奇,做为皇帝的李重俊,是怎么知道曲辕犁比较省力的?
关键是这曲辕犁要怎么搞?
这可让余远恩他们犯难了!
李重俊见他们一脸的疑惑,以及一副为难的样子。
他这才想起,现在的唐朝,还在使用直辕犁,还没有从直辕犁改进到曲辕犁。
曲辕犁比直辕犁要省力多了,而且还灵活,方便调头和转弯。
曲辕犁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牧力!
有了曲辕犁,大唐的农业发展就会得到提高。
“去把工部的工匠叫来,准备文房四宝!”
李重俊吩咐余远恩去办!
他要将曲辕犁画出来,让工部的工匠打造。
“诺!”
余远恩领命,派人去请人和拿文房四宝。
很快,文房四宝便摆在李重俊面前,工匠也都到位,就连工部尚书和工部侍郎都现身。
他们听说李重俊要制造曲辕犁,都感到十分吃惊!
他们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曲辕犁这样的农具。
即便是在典籍里,都不曾有过任何记载。
尤其是当朝宰相,工部尚书魏元忠这样饱读诗书的人,都从来没有见过、听过有什么曲辕犁!
要是真如李重俊所说,这将是农业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李重俊在纸上画出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共计十一个部件。
画好零部件之后,李重俊向工匠们讲解,这些部件的尺寸比例,曲辕犁如何组装等。
“你们都明白了吗?”
李重俊看着工匠,询问他们是否明白了,要是不明白,再给他们讲解一遍。
“明白!”
工匠们异口同声道。
“好!就按照朕所说的,去打造吧!等组装起来,看看效果如何?”
李重俊道。
“诺!”
工匠们应道,转身离开,各司其职,开始打造零件。
木匠负责打造曲辕等木质部分,铁匠负责打造犁铧等铁质部分!
这些完成之后,再根据李重俊给出的图纸,以及讲解来拼装!
曲辕犁拼装好后,工匠伸手抬了起来,感觉曲辕犁确实比直辕犁要轻便。
只是不知道使用起来,效果怎么样?
工匠肩扛曲辕犁,来到李重俊面前。
李重俊看着眼前的曲辕犁,满意点了点头。
曲辕犁不仅设计精巧,还符合一定的美学规律,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曲辕犁的美学价值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均衡稳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