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持秦 > 第55章 【出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年,蒙恬又带兵渡过大河,收复旧赵国地的九原郡和云中郡。杨翁子则从西路,击败匈奴,夺取了北地郡。那一年,蒙恬在阴山伏击匈奴,一战斩首四万余。

一战之后,匈奴远遁大漠,头曼闻秦色变。

而蒙恬则沿着阴山和旧赵长城,开始修筑秦长城。

长城工事,其实就是壁垒战法的一种进阶。

壁垒是一种半永备工事,而长城则是一种永备工事。

直道和九原的秦长城修好之后,原本在上郡群山塬上的壁垒,就被废弃了。

到了今天,又将重新被修复。

现在大军开进山,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够让这些旧壁垒,重新变成铁桶一般的铁壁。

同时,除了现在在肤施县城的这五千步兵。

涉间又调了五千精锐步卒,赶赴肤施县城外。

这一万步军,将驻防肤施县城。

蒙恬将自己的帅帐,就设在了肤施县,就设在了冯府。

但涉间和苏角,却不在肤施县,也不在群山塬的秦军壁垒。

他们还有更加重要的任务。

涉间将率领四万步军和一千辆驷马战车,和苏角的两万骑军,沿着直道,一路向南。

这六万多大军,将开到咸阳以北的石门关外。

那里是内史郡和上郡交界的关隘,由内史郡管辖。

由于北地郡归秦之后,石门关就失去了以前抵御匈奴袭扰的作用,转变成了驿馆职能。平日里,只有三五十老兵守卫。

进了石门关后,沿着泾水河谷南下,到泾水河边都是一路通途。

但泾水和渭水,却是咸阳的天然屏障。

从上郡想要南下咸阳,石门关、泾河、渭河,是绕不过去的。

当初嬴扶苏对南下咸阳的提议一直犹豫不决,就是因为这小小的石门关和两条河水。

石门关其实没什么,只是小小的关隘。挡挡骑兵是没问题的,以秦军步兵之锋锐,想要攻破石门关,易如反掌。

但是在石门关外,却还有一条狭长的山谷,长约六公里。

嬴扶苏和蒙恬,都对这条山谷觉得有些不安。

咸阳如果收到预警,必定会在这处峡谷布置伏兵。

苏角向蒙恬建议,两万骑兵突袭,直接拿下石门关,叩兵泾水河谷,兵锋直指咸阳。

但却遭到了蒙恬和扶苏的同时反对。

支持带兵南下咸阳的蒙恬,也罕见地谨慎起来。

大军南下说起来容易,那是战略上的。

但在战术上,蒙恬非常慎重。

蒙恬直接向涉间和苏角下了军令:在长公子没有归来之前,不许进入石门关外的狭长山谷。

而嬴扶苏,却是不跟着涉间和苏角南下的。

他要北上!

十三万九原骑军,不仅仅是北征大军的主力,同时也是整个秦军最重要的部队。

不容有失。

蒙恬和冯职都推测,这个甘武,是不知道始皇帝死讯的。

这就意味着,甘武未必和胡亥、赵高是一条心。

而李斯也断然不可能将赐死扶苏和蒙恬这样的大事,说给这么一个还未加冠的年轻人。

那么嬴扶苏就还有机会,争取到九原大军!

哪怕只有一成的机会,也一定要去试试。

涉间和苏角深深向嬴扶苏鞠了一躬。

涉间说道:“公子此去,定要万分小心!稍有不对,立刻回上郡!切忌以身犯险!”

嬴扶苏点了点头。

涉间将军素来沉稳,想事情也是周到的。

加上蒙恬的布局,嬴扶苏有六七成的信心。

启慌慌张张地从城里跑了出来。

后面跟着两个肤施县的县兵,还推了辆车。

苏角看见,那车上,拉了满满一车,都是黑色铁环。

样子和之前长公子赐于自己的铁环,非常相似,只有略微区别。

嬴扶苏将这些铁环,都分给了八十余名跟着自己的秦军骑士。

从昨天夜里开始,这八十余名骑士,已经成为了嬴扶苏自己的亲兵护卫。

骑士们现场将紧急赶制的马镫,固定在了马鞍上。

此时固定铁环的,已经不再是当初随便寻找的粗布。

嬴扶苏专门让人找了上好的老牛皮,这样可以让马镫更加牢固,不会突然掉落。

苏角看得一愣一愣的,原来这两个黑色的大铁环,是这么给骑兵装上的。

可这两个不起眼的铁环,能有什么用呢?

苏角很是怀疑。

八十几名秦军骑士的动作很快,三两下就将马镫装好。

这八十几名骑军虽然人少,但是每个人都是铁甲铁剑。

当初始皇帝本想给校尉以上的秦军将领都装备铁剑。

但被蒙恬拒绝。

这样强大的剑和甲,应该组建一支铁军,而非分散开来,变成将军们的玩具。

所以,苏角看到那些铁甲和铁剑,也是心生羡慕。

即便自己是统领数万骑军的前将军,也还是一身铜甲,用得也还是铜剑。

将军之中,只有上将军蒙恬和王离用了铁剑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