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肤施县城北的一间民房。
民房的主人,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
黑色头巾,说明这是一个秦人。
赵人和魏人是不用黑色头巾包头的。
中年人早早便已经熄灯睡下。
但忽然被一阵轻缓的敲门声惊醒。
中年人一惊,第一反应便是伸手去摸枕边。
枕边放着一柄六十公分长的宽刃青铜短剑,带着牛皮剑鞘。
“谁?”
中年人眼神锐利,右手已经握住了剑柄。
“传递消息!”
门外一个轻飘飘的声音,传了进来。
听声音,却是一个老者的声音。
这声音,很是熟悉。
中年人眼中露出一丝疑惑,却没有放松警惕。
他抓着剑,走到了门边,并没有开门。
而是隔着门问道:
“你怎么来了?”
“有事!”
“什么事?若无要事,咱们最好不要有什么联系!你做那事,与我无关,我只负责收钱传递消息。”
“蒙恬重伤!”
中年人顿时倒吸一口冷气,心里盘算起来。
这条消息,能值多少钱?
民房的房门打开了一条缝隙。
“进来说!”
一个有些佝偻,又有些垂垂老矣的腐朽身影,颤颤巍巍钻进了民房之中。
进了房门,中年人才看到。
这是一个与寻常庶民,打扮无异的一个老者。
身上墨蓝色粗麻的短衫,花白的头发盘在脑后,用一条赤色头巾包住。
简直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赵人。
而进了门之后,老者原本佝偻的身躯,却忽然挺直。
刚才的颤颤巍巍,和那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则荡然无存。
老者看起来有六十岁,却很精神,甚至有种彪悍的气质。
平平淡淡地看了看中年人,又看了看中年人手中提着的铜剑。
却露出了一丝轻蔑的表情。
“呵呵,秦人,也知道怕死的吗?”
中年人脸色变了变,却并不生气,而是转身将铜剑重新放在枕边。
这才反唇相讥地说道:“赵人不怕死?那怎么亡了国?”
老者皱了皱眉头,也不反驳,只是自嘲。
“不怕死的赵人,在长平就死光了。”
这话说完,民房之中陷入了一种死寂。
半晌之后,中年人才打破了这种死一般的寂静。
“这里没有秦人赵人,只有生意。不问缘由,不看身份,买卖消息,传递信件。说吧!什么情况?”
“我的人射伤了蒙恬。”老者淡淡说道。
“确定吗?寻常弓弩可射不穿那副铁甲!”中年人很是质疑。
上将军蒙恬身上的那一身铁甲,久经沙场,替他挡住了无数的刀剑飞矢。
铁甲之坚,寻常弓弩,根本射不穿。
更何况,传言说,蒙恬的铁甲之下,还有内甲。
一国之上将军,坐镇北方。
十多年来,北方五郡,成了整个秦国最安定的地方。
其他郡县早已经暗流涌动,但上郡、北地、九原、云中、雁门,却始终平平静静。
莫说造反,就是山贼马匪,也比其他郡少了很多。
世人只知道,始皇帝陛下被刺杀过很多次。
却绝少有人知道,上将军蒙恬,同样也被刺杀过很多次。
而从不卸甲的上将军蒙恬,却也从未在刺杀中受过伤。
老者面无表情,又说道:“我在冯府有眼线。”
中年人并不感到意外,只是点了点头。
但还是有些不太相信。
“弓箭还是手弩?”
“蹶张!”
中年人倒吸一口冷气,信了几分:“你倒是真舍得!”
“可惜蒙恬和嬴扶苏,都没被杀死。”
“那与我无关!”中年人顿了顿,说道:“找我做什么?送你出城是不可能的!城内外到处都是上郡大营的秦兵,就是我也出不去的。”
老者淡淡说道:“不,不要出城,只要你帮我送两封信!”
中年人皱了皱眉头。
却没有立刻答应,问道:“给谁?”
“第一封给合阳县。”老者从衣袖里,摸出一支密封严实的小小竹筒。
只有牙签长短,筷子粗细。
中年人漫不经心地接过竹筒:“半金。”
老者从袖子里掏出一只小小的金饼子,递了过去。
这金饼和寻常的金饼比,小了一大圈,重量则只有一半左右。
中年人接过金子,仔细检查,又取出一只小小的铜称,将金饼称重。
称重之后,算了算,从自己枕头底下,取出六枚秦半两,找零给老者。
确认无误后,中年人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但又好心提醒道:“你那点人,掀不起风浪的。”
老者不置可否。
中年人只是提了一句,也不再多说。
“第二封呢?给谁?”
老者回答道:“头曼!”
中年人听后,眼中瞳孔顿时一缩。
“汝疯否?”
老者没有回答,只是问道:“几金?”
中年人深深看了老者一眼,却摇了摇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