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持秦 > 第162章 【为什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就怪了!

秦军又人间蒸发了?

这让头曼甚至开始有些怀疑那五个匈奴小子。

他们给自己的情报准确吗?

秦军真的袭击了他们的部落,然后向南撤退?

头曼专门派了探子,去那个被秦军袭击的部落探查。

探子回来报告,那里的确被秦军洗劫一空。

整个草原上,都是秦军宰杀牛羊,埋锅生火造饭的狼藉痕迹。

秦军和匈奴人做饭架锅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很好辨认。

匈奴人是先生起篝火,然后将锅架在篝火上煮肉。

一大家子会围在篝火旁边。

只不过大部分用来生火的,都是牛粪。

那个味道比较独特。

大漠上,木材是比较珍贵的,除了单于庭和一些部落首领的家里,没人用得起木材生篝火。

即便是有铁锅的家庭,都在匈奴部落中算是比较富裕的家庭。

大多数的人家,只能用粗烧的陶罐或者简陋的石锅。

再或者直接将肉用尖锐的树枝串着,把肉烤熟。

条件再简陋的时候,匈奴人也并不介意吃生肉。

茹毛饮血,在匈奴人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秦军做饭则是先在地上挖出来两个联通的大坑,作为生火的灶台。

再把锅架在坑上煮饭。

挖这种土灶,可是一门手艺。

坑的深浅,通风口的朝向和大小,都是有讲究的。

干草柴火在地下埋着燃烧,这样可以有更高的热效率。

用很少的柴火,就能够把饭做好。

匈奴人有时候也会笨拙地模仿秦军的土灶,但断然不会弄得草原上到处都是。

挖过土灶的地方,周边的泥土也会被烘烤变熟。

大漠之上的土地和草原,不像是中原地区多雨,地表生态其实很脆弱。

挖过这种灶的地方,一两年之内都不会再长草。

通过灶的数量,王庭探子便可以判断,这些秦军的人数在五六万上下。

绝对是他们要找的那支秦军!

而这支匈奴部落里的所有人,都信誓旦旦地说,秦军的确是向南撤退了。

这就怪了!

秦军再一次像是石沉大海,消失的没有半点痕迹。

头曼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