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扶苏轻飘飘地扔下一句话之后,便急匆匆回了自己的营帐。
这让蒙恬和王离,都有些茫然。
“长公子这是在做什么?”
“不知!”蒙恬仍是轻飘飘地说道。
但语气轻松了些。
王离暗自翻了翻白眼。
嬴扶苏回到营帐没多久,骑军之中专门负责跟随大军,随时修葺军械的工匠,便匆匆赶来。
长公子大帐中的烛光,亮了整整一夜。
工匠更是几次出来去找各种材料。
牛皮、木料、磨石……
没人知道长公子在做什么。
涉间远远看着长公子的帐篷,脸上写满了担忧。
苏角拍了拍涉间的肩膀:“憨子,长公子好像受打击不小!”
涉间斜着眼睛瞪了苏角一眼。
苏角吃瘪,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讪笑。
第二天天亮之后。
小米端来了热腾腾的肉汤和面饼。
这一次,嬴扶苏倒是没有拒绝。
饥肠辘辘的他,一顿狼吞虎咽。
吃饱喝足之后,随意地抹了抹嘴。
嬴扶苏终于走出了自己的营帐,拥抱早晨的阳光。
见长公子出了营帐,白进立刻迎了上来。
“孟榆呢?”嬴扶苏随口问道。
白进有些支支吾吾。
孟榆昨天围着营寨跑了两圈,一直到夜里才跑完。
回去累得倒头就睡,早上就全身肌肉酸痛,起不来床了。
嬴扶苏有些没好气地道:“活该!”
顿了顿,又跟小米说道:“汤饼还有没有?等会给送去一些。”
小米不说话,但点了点头。
白进知道,长公子向来心软。
脸上露出笑意。
嬴扶苏又跟白进说道:“刚好你小子在,走,跟我去试试手弩!”
白进不明所以,但嬴扶苏又再一次钻进了营帐里。
等嬴扶苏再次出来的时候,手里提着一支奇形怪状的手弩,手里还抓着几支弩箭。
手弩的本体,仍旧是秦军通用的手弩。
但是却让工匠做了很大的改动。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嬴扶苏手里的手弩,多了一个木头制作的,简易的抵肩木托。
这倒不是什么新的发明。
也不是要大规模装备秦军。
仅仅只是嬴扶苏按照自己的需求和习惯,自己给自己改了一支手弩自用。
在上郡的时候,扶苏就隐隐有这种想法。
想要做一支手弩防身。
不过一直事情太多,也就没有来得及。
这次,终于抽出来时间,做了这么一支。
秦军的手弩,都是用上好的硬木制成。
有效射程一百五十步!
但箭簇在空中飞行一百八十米之后,还能射伤无防护的人体。
缺点是重量较大。
而且手弩的重心太靠前了。
其他秦军骑士经过常年的训练,已经习惯。
但是嬴扶苏却怎么也用不惯。
于是他给手弩增加了一个木制的木托。
结构和枪托一样。
一方面可以抵住肩膀,让使用手弩更加稳定。
另一方面,也是将手弩的重心向后纠了一些。
即便是单手持弩的时候,也不会觉得前端太沉重而往下坠。
另外,嬴扶苏还改进了手弩的望山、扳机和握把。
原本秦弩的扳机和握把,都是有棱有角,方方正正的,十分硌手。
嬴扶苏将这些棱角打磨圆滑,这样抓握起来更加舒服。
原本秦弩的望山,也就是瞄准用的缺口,做得很粗糙。
嬴扶苏将之做了一些改动,使得更加好用。
另外,嬴扶苏还改进了手弩安装箭矢的导轨。
使得射出的箭矢更加稳定。
就算是自己的客制化吧!
秦军大营西南角的位置,留了一大片地方,是专门训练射箭的靶场。
嬴扶苏提着手弩,和白进来到了靶场。
此时,靶场上,不少骑军的弩手正在训练射箭。
秦军对弩手射击精度的要求和考核都是非常严格的!
不管是手弩还是蹶张弩,都要经过非常严苛的训练和选拔,才能成为弩手。
在战场上,更是不允许乱射一通的行为。
所以其实在现代电影、电视剧里面,动辄出现的弩阵、弓箭手万箭齐发,无差别射击的场面。
虽然场面感十足,看起来很震撼。
但在古代军队的战争中,几乎是不会出现的。
对于古代军队来说。
箭,是一种消耗品,其实比弓弩本身要珍贵。
弓弩虽然工艺繁琐。
但是制作好之后,就可以一直使用。
而箭,在很多情况下,几乎就是一次性的。
并且箭的生产工艺,也是非常繁琐的。
很多人觉得秦军批量铸造的青铜箭头,就是工艺巅峰之所在。
其实不然。
一支弓用箭和弩用箭,箭杆才是工艺最复杂的!
首先要选用最好的硬木来制作箭杆。
对于匈奴来说,阴山和贺兰山上的硬木,是最合适做强弓和箭杆的。
而月氏国内有一处树林,生长的硬木比阴山上的硬木还要优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