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夜不语诡异档案 > 第五百零八章 夜探鬼屋(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百零八章 夜探鬼屋(下)

我继续说道:“根据那篇报导,甜甜的妈妈曾经说自己杀人的念头是突然自己蹦出来的,很有可能那时候的她已经被某个组织催眠了。--那个组织利用催眠让她生出恨意,杀了自己的丈夫和‘女’儿。这个组织一定很有规模,而且有强大的人脉和影响力,所以他们才能在警局的拘留所里杀了甜甜的老妈,然后割掉了她的头颅。还能从解剖室里偷走甜甜的尸体!”

“但法医鉴定,她的老妈第二天发现时,尸体已经腐烂,像是死亡五天的样子的诡异情况又怎么解释呢?”林芷颜托着脑袋问道。

“很简单,其实许多侦探用过这招。温差效应就能有效的让尸体加速**。例如将她放在某个温度高达39度的空调房里,或者将尸体用高温电热毯裹住,都能促进细菌分解,加快尸体腐烂程度,扰‘乱’法医的鉴定。”我用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

“还有个问题,那个组织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干这件事情?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她又问。

我摇了摇头:“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毕竟现在收集到的信息实在太少。不过既然他们已经那么做了,就一定有作案的动机,只是现在我们推测不到罢了。”

说完我向她的计算机瞧了一眼:“你在看什么?”

林芷颜神神秘秘的笑着,问道:“考你个问题,知道什么叫做马太效应吗?”

“当然知道。”我坐到了‘床’边,答道:“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它的名字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由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电子书完结下载”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新约全书》中马太福音第25章的寓言和合本译文):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

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资源的需求原理,关系到个人的成功和生活幸福,因此它是影响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

“全对!现在凌山城中有些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马太效应的影响,自从这个城市某个特殊的天体现象出现以后,仿佛一夜之间,许多事情都开始频繁的发生起来。”林芷颜掰着手指算着:“小孩神秘失踪事件,妻子杀死丈夫和儿子‘女’儿事件,一家人神秘失踪事件,狼群聚集事件,等等,层出不穷。”

我顿时大感兴趣,问道:“是什么天体现象?”

“你看。”她将显示器的位置让了出来,只见一篇报导的开头赫然写到这么几个字:

十二月二十七日凌晨十二点正凌山市惊显赤红圆月把整个凌山城照亮。百万市民一同目睹了这一奇观。

赤月!十二月二十七日!难道就如同林芷颜所讲的那样,那一天就是所有事件的开端?老男人杨俊飞正是在赤月发生的两个礼拜后被委托人拜托,前往凌山调查熊家婆事件的。难道熊家婆的事件也和那个赤月有所关联?

总感觉谜团如同‘混’浊的潭水一般,我们背后的某些人正拼命的将这潭死水越搅越‘混’,把真相隐藏在肮脏的臭水中。不过,如同‘乱’麻似的谜团,总算是有些眉目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