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科幻 > 走进不科学 > 第三百二十四章 幕后黑手浮现 (7.6K)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二十四章 幕后黑手浮现 (7.6K)

在朝廷中他也极力举荐陈孚恩、匡源、焦右瀛、黄宗汉等汉族官员参与政要,治理腐败颇有成效。

不过此君也有一些黑点,例如公报私仇的戊午桉等等,此处就不多赘述了。

后世有人说是良弼死而清亡,还有一部分人则觉得是肃顺死而清亡,由此可见此人的能力。

而除了以上两位外,剩下的四到八位分别是:

额驸景涛。

他是咸丰帝的姐夫,时任领侍卫内大臣,为咸丰帝心腹铁杆。

兵部尚书穆荫。

二鸦的谈判代表之一,下令扣下英国谈判代表巴夏礼的就是他。

礼部侍郎匡源。

部侍郎杜瀚。

以及时任太仆寺少卿焦佑瀛。

看到这里,可能有读者会发现一个问题:

第二位去了哪里呢?

想必大多数读者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想到了答桉。

没错。

八大顾命大臣中排名第二的便是清朝的第四位郑亲王,爱新觉罗·端华。

同时也是一个知名的庸才。

端华是满洲镶蓝旗人,郑献亲王济尔哈朗的七世孙。

1807年出生,1846年封爵,1861年体验了一波路易十六的快乐。

此人拉胯到什么地步呢?

八大顾命大臣的下场各位应该在历史课本上都学过——这些人在八打一、带着遗诏的情况下,被26岁的青春版慈老妖婆反杀。

也是就赫赫有名的辛酉政变。

政变发生的时候,端华正担任行在步军统领,统一指挥奉咸丰梓宫回京的护驾兵马。

他麾下计有密云、古北口、热河各处驻军两万余,以及当初护送咸丰跑反到承德的禁旅八旗各营计两千人。

另有东北、西安各处增援马队四千余人。

当时慈老妖婆的亲妹夫醇郡王奕譞当着端华的面,直接把步军统领衙门拿到了手,一下抢到了京师驻军的指挥权。

奕譞靠着这些军马赶到灵驾大队里抓人,除了端华外的五个半菜逼加一个半正常人直接在泉水里被一网打尽——一个正常人是肃顺,半个是穆荫,毕竟好歹在二鸦谈判的时候敢抓英国人。

《剑来》

除了送人头之外。

端华在他生前的时候,还犯了一个罄竹难书的罪状:

倒卖文物。

端华这货你别看他菜,他其实在爱新觉罗家族里的地位很高:

他不但是咸丰帝驾崩后的顾命大臣,咸丰他老爹道光去世的时候,端华同样是顾命大臣。

端华靠着这般地位捞了不少财宝,一鸦二鸦期间又亲眼目睹了咸丰逃往热河的神操作,对于英国人极其敬畏。

或许是再菜的人也有长处吧。

端华感觉大清命不久矣,便靠着自己的职权向英国人倒卖起了财富。

后来端华被处死的罪状之一,就是“蠹国病民,货殖外藩”。

只是按照原本的时间线。

端华要在二鸦之后才会大肆倒卖财富,如今倒是提前了不少。

或许是这个时间线东西方交流所有加强的缘故?

还有就是.......

希生这次带了多少货物?

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国宝?

田才明口中的‘那位大人’又是谁?

在英国的东方人,还是某些英国权贵?

徐云一边思索,一边将一件件全新展品的名字报给了克来恩:

“东方特制盔甲一副.......”

“瓷器两件......”

“叶赫那拉氏琉璃按摩棒一根.......”

与此同时。

一旁的希生则忽然想到了什么,对田才明问道:

“对了,博论兄,那件东西可有线索?”

田才明闻言脸色骤然一沉,眼中闪过一丝阴翳,转身看向了甲板另一侧:

“尚未寻到踪迹,连史元彪他们都出动了,却仍旧一无所获。”

希生沉默片刻,亦是眉头微皱:

“博论兄,你也不必太过急躁,毕竟谁也想不到那些人会叛......”

“希先生,说的轻巧,我怎能不急躁?”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戳到了痛点,田才明的声音骤然拔高了几分,硬生生打断了希生的话。

不过很快他便惊觉有些不妥,隐蔽的扫了眼徐云、克来恩以及其他苦力,而后压低声音道:

“希先生,如果找不到那些人,我们此番的交易至多只能算完成五成!”

看着因为血气上涌而脸色通红的田才明,希生嘴上不停出声安慰,心中却闪过一丝报复性的幸灾乐祸。

那些人找不到才好呢。

这样一来,今后郑亲王恐怕只会相信自己了.......

希生起的这个话题似乎令田才明有些不爽,于是这位白手套的语气也不由生硬了几分:

“希先生,如今另一路人马无影无踪,你身上的担子可就重了。”

“眼下正值酷暑,不列颠又不同于大清,即便是码头处亦有不少工业设备,帆船又是木制结构.....”

“若是一个不小心船上走水,届时我或许还可靠着那位大人从中斡旋一二,希先生你怕是就要和那几位大人一样留在英伦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