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255章 武举外场比试收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抖动一丈八尺的长枪,左突右刺,眨眼间,便击杀了四个木人靶,并按要求触落全部的四块木板,而被他击中的四个木人靶却按照规则并未倒地。

可见这种运用长枪击杀‘敌人’的力道,必须要掌握得恰到好处,才能有岳飞这般满分的神勇表现。

赵吉暗道:“这马枪比试看起来简单,但是,想达到满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作为历史学霸的穿越者赵吉,自然是知道无论是武周开创的武举考试,还是李唐或是大宋朝,甚至到了历史上的明清时的武举考试,都没有一个朝代会效仿江湖上的擂台打斗。

赵吉还记得自己还是小学生时,由于历史知识接触得不是那么多,当他五年时看到小说《说岳全传》时,可给他爽翻天了。

上小学五年级的赵吉,当看到《说岳全传》的第二集里,少年岳飞和多位少年英雄到相州考武举。中军洪先因勒索被逐出节度使街门……岳飞成亲回原籍,结义兄弟一同迁居汤阴。洪先欲报前仇,被岳飞等人干掉。

之后,岳飞等人进京参加武举会试,小粱王柴桂贿通张邦昌要夺武状元。小说里的柴桂是柴荣的嫡孙,因此世袭梁王,其有一身高强武艺,善用金刀,但为人自私自利、小肚鸡肠,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反派脚角色,甚至坑害贤臣、勾结外患,做出了背叛国家的举动。

小梁王仗势欺人,被岳飞枪挑丧命。牛皋等大闹武场,宗泽放走岳飞,岳飞哭辞辕门……

若按小说的套路,这绝对让当时还上小学的赵吉,感觉很爽,他一度还信以为真。

可是,当赵吉逐渐长大,接触到了真实历史后,他才知道小学生时代信以为真的《说岳全传》里的岳飞枪挑小梁王,这情节真的是:假得不能再假了!

历史上,根本没有那《说岳全传》里提及到的小梁王柴桂这个人。

另外,自从武举在武周一朝诞生的那一天起,直到清代灭亡,任何一个朝代的任何一场武举考试里,也绝对没有设置过两个考生对战的那种擂台打斗模式,也没有在校军场中让两名考生进行真刀真枪的比试。

这是因为,自古代以来的帝王都知道,刀枪无眼的道理。

武举是选拔军事人才为将的,而像江湖中的打擂台,军事人才还没有选出来,参加武举地考生可能都被打死、打伤了一地。

再者,不采用让武举考生之间对战的模式,也是为了让通过武举选拔出的将领们能够和睦相处。

要不然,若干年以后,某位武举出身的将领,看到队友也是自己当年那一届武举出身的,特么的,他还在武举比试中打过自己,给过自己一刀……

特么的,如今在战场之上,是否要趁机把当年的那一刀之仇还回去呢?

……

赵吉看到岳飞的神勇马枪考试后,他欣慰地点了点头。

他又架起望远镜,看向了岳飞隔壁外场的吴玠。

此时,吴玠已经待马收枪,显然他也完成了马枪的考试。

赵吉通过望远镜看到,吴玠刚刚比试过的马枪场地上,四个木人靶依然站在原地,而它们上面的四块木头板已经被吴玠给挑落到了地面上。

……

此时,那十块马枪比试场地的考官,又核对了一遍入场武举子的马枪成绩,然则写在得分册上,转承给主考官宗泽查验。

宗泽翻看完了岳飞、吴阶等十人的马枪成绩后,他高声宣读道:

“马枪考试,第一批出场的武举子,得到满分者如下:

岳飞、吴玠、吴璘、杨再兴、牛皋、王贵、张宪皆得到十分。

赵吉听到宗泽公布了第一轮马枪的比试成绩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心中暗道:“这种相较于步射和骑射,更容易得到满分的马枪考试,看来对未来的抗金名将岳飞、吴阶等人,还是不在话下的。”

武举马枪考试在宗泽的主持下,每十名武举子同时分别进入十块场地进行。

马枪考试,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上午的时间,马枪考试结束了。

中午,还是半个时辰的休息和吃午饭的时间。

午休过后,武举会试的主考官宗泽,按照赵官家的旨意,继续主持下午的举重项目考试。

武举考试中的举重,又叫“翘关”。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史籍上就有了“翘关”和”扛鼎”的举重练力的记载。

翘关,原本指的是举城门上的大木头门栓。

汉朝人高诱的解释,举翘关的方法是“以一手捉城门关显而举之”。就是说,用一只手握住门栓的一端,把四、五丈长的木栓挺举起来。

到了唐代,翘关也是长安的一种体育活动。长安禁军多习之。

武周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初创武举时,翘关为考试科目之一。其法为取一长一丈七尺、直径三寸半的木棍,手抓此棍的一头不能超过一尺,上举十次……

武周后的李唐王朝,对武举考试中的“翘关”略加改动。不再举长木头棍了。而是改为举铁棍。铁棍长一丈七尺,径三寸半,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举五次以上者为及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