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到这里,也就好奇的问道,“需不需要我帮你安排门路?”
柴安其实担心王跃是太后的人,所以就笑着摇头说道,“山主,不用了,我们柴家还有些人脉。特别是我的姑祖母作为杨家人,她虽然死了,可是天波府杨家还是和我们关系不错的,想来帮忙引荐几个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王跃听了柴安悠然自得的话,立刻就想到了杨家将。
虽然现在杨家将已经凋零了,但确实还有那么几个,在军中的威望还是很不错的。
既然如此,王跃也没有强行出手,他也想看看柴安通过这件事情,到底能够获得什么官职?
其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王跃之所以蛊惑柴安做这件大事,也是想看看当今皇帝的肚量。
王跃想知道皇帝到底是真如历史上说的那样仁慈,还是他只是看了一本假史书。
而柴安想的虽然很简单,就是把这些人引荐给皇帝,所以柴安离开了书院之后,就直接来到了杨家。
杨家现在的老太君是柴郡主的儿媳,和柴家关系是非常好的,听了柴安的计划之后,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所以也就进宫求见了皇帝和太后,当然同时也带着柴安。
只不过现在太后病着,所以只是说了几句话之后,并没有说渤海国的事情,最后也就去见了皇帝。
皇帝在听说杨家人求见的时候,还以为是杨文广那边出了什么事,结果见到人之后,却没想到说是柴安想见他。
所以,皇帝也非常好奇的询问道,“不知道小柴郎君找朕到底是有何要事?”
柴安连忙恭敬的说道,“陛下,厂民听说渤海国起义,所以就特意派了商号的人去打听消息,只是没想到他们那边败亡的实在太快了,我没来得及在那里经营商号,就不得不先撤出来了。
好在我安排的德庆也认识一些渤海国贵族,所以商船回来的时候,随着我的商队回来的有很多渤海国的人,都被德庆暂时的安排到了高丽附近的小岛。
陛下,具体该怎么安排这些人,还需要陛下明示!”
皇帝听到这话之后,心里非常的震惊,他连忙问道,“此话当真?你要知道君前可无戏言。”
柴安当然知道这个时候已经到事情的关键了,也就连忙说道,
“草民不敢欺瞒陛下,从渤海国起义开始,草民筹谋了一年有余,所以德庆到了之后,这才运回来了这些渤海人,希望对我大宋有用。”
皇帝听到这话,心里高兴坏了,也就笑着说道,“哦,不知你们柴家,有多少艘船只?”
柴安很恭敬的说道,“陛下,柴家有大小船只不足二百艘,不过有一百余艘属于运货的沙船。”
所谓沙船,其实就是普通的货船而已,这种船只比较小,只能在近海附近航行,当然当海上风浪小的时候也是可以勉强走一趟的。
皇帝听了这话之后,也就笑着说道,“既然柴公子联系了渤海人,想来他们对你也比较信,所以,帮渤海复国之事,就主要由你操办。
不过,你行动之前,需要得到朕和枢密院的允许,否则,不可轻易妄动刀兵。
而且,朕有意成立琅琊水军,柴爱卿为狼牙水师都督,下辖水师三千,五名水师统领,就由你自己向枢密院申报。”
柴安没想到皇帝竟然给了这么大的权利,他连忙向着皇帝行了大礼,说道,“臣,柴安,叩谢陛下隆恩!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皇帝等柴安谢了恩之后,也就摆了摆手示意他下去了,而杨老太君也随之告辞了。
皇帝等柴安和杨老太君走了之后,这才对自己的贴身太监说道,“茂则,通知枢密院,把这些事情传达过去,让秘阁从这些渤海人里面挑选一些合适的人,作为我们的密探。”
其实,柴安这个时候来的非常的巧,太后病重,但却牢牢的把握着权力。
皇帝一直以来都没有任何忤逆的动作,一切都顺着太后的意思,他这个时候刚好也想做做决定,试探一下太后对他的容忍。
当然,皇帝也想试探一下枢密院,看看他的圣旨,会不会被拦下来,还好在下一步计划的时候有一个依据。
而且,琅琊这个位置很奇特,上有海州知州辖制,又挨着楚州团练,北方又有登州水师。
所以,柴安虽然获得了这个职位,除了听话之外,根本就耍不出别的花样,这也是皇帝放心的给一下这个职位的主要原因。
而刘太后被王跃下了那一次之后,最近痴迷修道,所以在听到贴身太监任守忠的禀告之后,根本就不以为意。
太后这边没有别的意思,枢密院的吕相也就没有反对皇帝的意思,直接就通过了皇帝的旨意,柴安也正式成为了琅琊水师都督。
而柴安接到正式的圣旨之后,合家上下高兴坏了,立刻就来了一趟书院,要感谢王跃的谋划。
柴老娘知道这个武官在大宋的职位其实很低,但却依旧兴奋不已,毕竟,他们柴家已经好久没有切实的职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