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寒梅就跟赵平“这林家的女婿也还校做厂长嘛,他也知道他资历浅,明白借力打力的道理。这事干的漂亮。看这事捅出去,他们粮食部门怎么话怎么有脸话”
可计寒梅要是以为四爷是把问题往上捅,就又错了。
四爷先是给粮站那边打羚话,跟能平等对话的主管领导了“这调研组来的叫人措手不及,想遮掩都没办法遮掩。这边的人员又庞杂,嘴上都没把门的。要是了什么不恰当的话,你们可得想个办法补救啊”
那边可亲热了“老弟啊咱们之间那是什么关系你帮我我帮你的,这事还得跟兄弟道一声谢啊 要不是你,我这边真是一点风声也听不到啊”怎么也没想到去调研别人,倒叫自家给漏了腚了。如今还得人家那边替自己兜着。这叫什么事他就了“你放心这些问题我马上就解决。绝对不拖延。”
然后那边特别利索的调拨来的好粮食,把不好的粮食又给拉回去了,弄了好的来替代。
计寒梅以为是要闹的翻地覆,把这省里的粮食系统的大干部不一网打尽吧,也差不多。这明明就是变相的告状嘛。
可结果呢这被告状的和告状的亲的跟兄弟似的。
计寒梅跟赵平“我以为是借力打力,闹了半,唱了一出狐假虎威。也不过如此。”
可等调查组在腊月二十八离开之后,大年三十了,报纸上给登出来了,还是国家日报上给登出来了。
题目叫他们到底要隐瞒什么
中央一再强调要实事求是,要看真事讲真话。
在重工机械看到的都是真的,好的坏的都能罗列出许多条来。但是唯独没有做的就是隐藏和隐瞒。可是调研组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发现,至少就发现了面对调研组的时候,粮食部门的前倨后恭了。
如果真的没有好粮食,如果你们没有从中做手脚做破坏,那么随后你们又为什么要调换粮食这些好粮食又是从哪里来的你们粮食部门到底是隐瞒了什么
赵平点着报纸,跟计大姐“大姐,服了吧您啊,首长以前就大姐你,是做冲锋的材料,做不了元帅。您还不服气您看看,您想不到的,人家就想到了。这是调研组第一次上岗,他们得树立标杆,他们得叫大家觉得,他们的工作是有成效的。他们的工作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那么,在调研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必然是要上报的。不会因为谁几句好话,就改变什么他们不对粮食部门的领导负责,他们只对”他的手往上指了指,“只对上面负责。咱们需要顾忌的关系,在人家那是不需要的明白了吗”
计寒梅沉『吟』了一瞬,就问“你是,林家那姑爷不是,是厂长他他早知道会发展成这样。”
“那要不然呢兴师动众的干嘛呢”赵平就笑,“以后,跟咱们打交道的部门多了去了。一个粮食部门,跟咱们较劲要是不打回去,剩下的事情怎么处理呢谁都知道咱是好脾气了,那还不得想怎么拿捏怎么拿捏人家在这事上,打从一开始,就是打算杀鸡儆猴的。比如,想把到咱们厂的铁路尽快修通,得跟铁路部门沟通吧。人家那边又是地质问题,又是路线问题,等等等等的问题摆出来,进度就是加不快。人家那不是不能快,而是抽调了人力去支援别的厂了。您知道为什么吗是因为您这态度太强硬了。人家领导,他侄子的各项条件够,放在他们单位怕影响不好,放在咱们厂暂时过度一下。您呢一锤子给打出去了。人家当时没,这不,设置障碍了吧。还有公路部门,柏油这些东西就是不能到位。想联系一趟公交车吧,市政又不停的推诿。人家厂长一直憋着,跟谁都不吵跟谁都不嚷。为的就是逮个鸡好吓唬猴的。您一闹,人家正好,借机逮了个猴吓唬鸡呢”
大年初一,粮食部门紧急开会,撤了一批,处分了一批,公开通报了一批。
处理结果,还都刊登在报纸上。
被处理的上上下下多达五十八人。到偷盗的搬运工,大到粮站站长。
总不能叫人觉得粮食部门从上到下坏透了,都养了蛀虫了吧。
这么一下,不光是各个有协作的单位噤若寒蝉,就是厂里从外处调来的一些干部,也鸟悄了。
别来跟新厂长摆资历,计大姐的资历深吧,不一样处理不聊事得找厂长。
别来跟新厂长讲贡献,要是没有新厂长带领的攻关组取得一系列成果,上面就不可能给批这么一个重工机械厂。论起贡献,他比任何一个对厂里的贡献都大。
所以,大家彼此传达的就一个意思这个厂长不好惹。
以计大姐为跳板,四爷确立了在厂里的绝对威信。
所以这个年过的,家里非常热闹。铁路上的、公路上的、什么电管站的,水利局的,都主动来了。
不光是之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人家保证马上解决。就是类似于电啊,自来水之类的,人家过来怎么走管网等等一些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几个孩子就觉得,他爸这个厂长,当的可真威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