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容“哦”了声,明白了怎么回事,同时心里默默盘算起来,小区里有几位常跟爷爷聊天的老人只春秋两季住在这里,到了夏季,一般会去山里住,逢到天气转冷,又会被接去南方。
自家目前当然不具备像那几位老人那么高的规格,但是冬天搬去三亚,应当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回到家,饭菜已经备齐。
徐容和爷爷刚落座,宋佚就问道:“徐哥,刚才你走了之后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哈,就是现在好多人,拍戏拍一部烂一部,可是为什么他们就一直能接到那么多戏啊?”
徐容叹了口气道:“可能,他们有他们的长处吧。”
宋佚当即道:“那你为什么不提议给演员设置门槛呢?”
她知道徐容如今作为中戏的系主任、青年演员代表,在年底的会议期间,是有提案的权力的。
徐容明白宋佚的意思,她针对的是如今资本搞的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
他的确是有提议权,但也仅此而已。
爷爷笑着,解释道:“孩子,那我先给你提个问题,比方说小张不会演戏,徐容推荐了,人家不同意,那你觉得徐容能依了他们吗?”
“可是晓斐姐毕竟不是他们呀?”
徐行低着头默默吃饭,一言不发,唯恐宋佚注意到了自己,此时她才深刻地感受到宋佚的情商真跟她自己说的一模一样。
徐容见桌上掉了一粒米,道:“这么说吧,如果有人敢那么说,我会联合我所有熟悉的人,就像对待这粒米一样。”
他说着,拿手指按了上去,将米粒按的稀碎。
接过徐行递过来的纸,擦了擦手,他又道:“你说的问题,很难解决,也很容易解决,首先设置准入门槛是不可能的,因为演戏这玩意,它本身就分天赋和技术两方面,如果单纯的以技术标准来衡量,就会限制很多有天赋的人。”
他顿了顿,又接着道:“而且,如果我那么做了,我就是这粒米,具体到每一个剧组也是一样,就算我作为主演,不让资方的人参演,人家同样会做出类似的选择,因为你不能指望人家出了钱,还不让人家说话,一个两个还好,时间长了,自己就把路走绝了。”
小张瞧着他,问道:“那就这么一直眼睁睁的看着吗?”
“也不是,《北平》我不是正在筹备嘛。”
“这和《北平》又有什么关系?”
“以后你就知道啦。”
徐容笑了下,又瞥了眼大气都不敢多喘一下的徐行,笑着道:“小宋,这种话在家里说说不碍事,出去了可千万别提。”
“哦,我记得啦。”
在过去,徐容只求温饱,对于别人过的好坏,他根本难以顾及。
如今,他刚刚解决吃饱穿暖的问题,顺带着,在行业内也具备一些影响力,但也只是一些。
有些人整天喊着要实现电影工业化、引领华语乐坛的潮流,其原因不外乎两点,蠢或者坏。
当下的资本造星,他怎么不明白其中的弊端,但是他根本没有能力强行阻止。
因为所有的影视公司都在那么做,哪怕韩三苹面对这种情况,也只能无奈地表示这是推进工业化进程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既然希望资本出钱出力,那就不可能只让人家出钱出力,不然资本是会跑路的。
他如今能够影响的,除了人艺演员队这个小范围的群体外,只是一种整体上的风向。
“徐哥,你和晓斐姐在哪举办婚礼啊?”
徐容见随着宋佚的问话,徐行同样转过头盯着自己,道:“到时候你们就知道啦。”
“徐哥,说说嘛说说嘛,我保证不会外传的。”
徐容点了点头,道:“给你说了也没什么,不过别出去传,结婚我没打算邀请太多人参加。”
徐行总感觉宋佚视线似乎老往自己身上飘,忙移开了和她对视的目光,看向小张同学,问道:“嫂子,在哪呀?”
“你猜。”
“学校?”
小张同学的一双杏仁眼悠然睁大了点:“你,是怎么猜到的?”
徐行撇了撇嘴,道:“我一想就是,你们拍婚纱照的时候哪都去了,就剩下学校没去,你们是因为学校认识的,肯定是预备着在那儿办婚礼吧?!”
宋佚瞧着徐行条理分明的分析,惊讶道:“啊,徐行你好聪明呀。”
三人对视了一眼,抱着碗齐齐“哈哈哈”地乐了起来。
吃过饭后,徐容一家横七竖八地歪在沙发上,等着着《番号》开播。
与此同时,曾和徐容近距离接触了长达一月之久的金文斌从床上爬了起来。
迷迷湖湖的,他感叹了一句:“啊呜,又是无趣的一天啊。”
他本来还想在睡一会儿的,昨天晚上,他才上了个瞪眼班。
顾名思义,就是瞪着眼上班。
简直是天才的创举!
每次执勤,他都感觉自己所遭的罪和自己看管的人完全没什么两样,甚至还不如他们,他们至少还能睡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