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 第八十二章 总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到这个标题,观众第一反应是这个知名女星是谁?

第二反应是她迷晕徐容干什么?

到时候“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知情人士”再透露“知名女星”是《毒战》剧组的某位女演员,《毒战》所能获取的关注可比内地和香港影视人的矛盾劲爆的多。

不过这些都还早着,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放松文永珊的警惕,用时间淡化观众对于《毒战》的记忆。

到了家门口,帮徐容将行李箱提下来,王亚芹迅速上了车,道:“徐老师,那我先回去了。”

尽管再有几天就要过年,可是经过刚才徐容的一通大饼,此时她又对未来又充满了干劲儿。

进了家门,徐容突然感到一股难得的轻松。

他一直谨记着当年许阿姨“你一个男孩子出门在外,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嘱咐,可是就在昨天,疏忽之下,差点落入狐狸精的陷阱当中。

“哇,这个也好好看呀,要不咱们选这套吧?”

刚进门,徐容便听到楼上传来的叽叽喳喳夹杂着的银铃般的笑声,侧耳听了一会儿,他从隐约分辨出了笑声的主人。

除了小张同学和徐行之外,听声音似乎还有杨蜜、袁珊珊以及焦竣艳和宋佚四人。

换了鞋子,徐容才发现了点不一样,家里明显刚收拾过,显眼的地方还贴上了红色的“囍”字。

他恍然过来,再过几天,就是自己和小张同学结婚的日子,几人过来,应当是准备婚礼的,在一众同学当中,他们算是结婚早的。

他轻手轻脚地上了楼,循着声音,到了卧室门口,顺手推开了半掩的房间门,看着里头白花花一片,他打招呼的话登时噎再了嗓子眼:“你们...”

剩下的话,他没能说出来,视线相对,他的脸色登时变的严肃,声音当中也少见地带着点呵斥:“你瞅瞅你们,一个个大呼小叫的,连门也不关,知不知道都吵到人休息了?!”

房间内正在试衣服的杨蜜、宋佚等人本来正要尖叫,可是被徐容一阵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一个个都有点没回过神来。

等房门被徐容重重的“嘭”的摔上,她们又被惊了一跳,望着紧密的房门,几人不由的面面相觑。

是她们在换衣服,可是怎么听着跟姓徐的吃了天大的亏似的?!

而退出了卧室的徐容同样轻吐了口气,玛德得亏反应的快。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只是匆匆一瞥,但是怎么老感觉着,自己挑了个最小的?

他没敢久留,以防几人反应过来秋后算账,迅速而又轻手轻脚地钻进了书房。

连着忙了几个月,累是真的累,暂时暂时的,他还不能休息,随着婚期越来越近,正好又赶上年节,今天过后,他能闲下来的时间恐怕不多,因此他准备尽量今明两天把《毒战》的拍摄总结写完。

《毒战》当中让他感到棋逢对手的演员一个也没,但是因为第一次尝试担任主演、编剧、导演、监制等角色,不同的视角也给他带来了和过去截然不同的体验。

摊开笔记本,坐在椅子上安静地思考了大概五分钟,捋清了思路,他拿起笔,缓缓写道:《毒战》总结。

一、什么样的剧本是好剧本?

这是每一个演员必然遭遇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导演、编剧、投资人都会遇到的困惑。

以一个纯粹的消费者,观众的角度而言,剧情好看的。

以演员、导演的角度来评判,逻辑清晰、合理,有精神内核传达。

在从业初期,我总是以观众的视角去评判剧本的好坏,后来在《大明王朝1566》之后,我开始以演员的视角评判剧本的质量。

实质上真是如此吗?

这次兼任《毒战》的编剧,让我有了不同的看法。

剧本最大的意义在于指导创作,指导导演和演员创作,而导演和演员创作的过程,可以说是对剧本的探索的过程。

那么演员和导演探索剧本,到底又在探索什么?

毫无疑问,是规定情境和行动。

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必须十分清楚人物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当中,要做什么、想做什么。

这就是表演的两大基本支撑点,不然绝无可能把戏演好。

具体到规定情境和行动,在生活中,我们总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去了解一个人,我们之所以会觉得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性格不一样,是因为在某种情况下,这个人是这么做,而那个人会那么做,也就是说同一种规定情境下,他们采取了不同的行动。

至此可以断言,决定一个剧本好坏的,是规定情境和人物的行动。

很早之前,我就意识到,观众看戏,关注关心的是人物的命运,演员要演的,也是人物的命运,但却忽略了,一个好剧本的关键,同样在于它能否充分呈现了每一个人物的命运,也就是规定情境和人物行动的有机统一。

规定情境和行动的有机统一和人物的台词、戏份多少没有任何关系,就像有些角色,短短几个镜头,就能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演员的表演是一方面,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人物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出现了在了观众的视野当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