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能接外单,可外商也看不上这些东西啊。
其实这次来,能打的就还是那些五金商品,以及罐头食品等等。
也有港商来谈中草药的合作,不过轧钢厂只卖制剂,不卖原材料的做法还是让这些尖头滑脑的商人们望而却步了。
在港城,是有一批比较传统的中草药加工企业的。
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内地。
这不是废话么,港城才多大个屁地方啊,哪里能满足中草药的原料供应呢。
每年从内地采购的中草药无数,都是拿回去做成了制剂,销售整个东南亚。
现在轧钢厂想要找的不是原材料采购商,而是销售渠道合作商。
要说代理,东方商贸也能代理中药制剂的业务,但毕竟不是专业的,没有完善的销售渠道。
这个还不是轧钢厂的主营业务,是跟中医院,以及其他几家单位合作搞的项目。
当然了,现在的原材料还主要靠边疆办事处、吉城办事处来协调,制剂也是中医院提供的。
但未来轧钢厂是要同其他单位合作,搞中医药加工厂的。
这已经筹划在了联合企业三产单位产业园区的建设项目当中了。
你以为的中草药制剂跟古代似的,几个扎辫子的人举着药杵在那卖苦大力?
早就都不是了,港城那边或许还适用于小作坊式的药铺制剂。
但在国内,已经开始普及西医和赤脚医生的全民医保制度下,中成药制剂如此制作还不得急的火上房啊。
早在1076年,国内就有了"和剂局",也就是最早的中成药制药厂。
和剂局制药有配方、监造、检验等。
其中配方编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最早的制药规范。
上次去津门,李学武陪着李怀德转看得达仁堂,在津门就拥有自己的中成药制药工厂。
现在搞浓缩重要制剂魔都的技术一绝,这来自于当年那里人才荟萃,经济发达等原因。
当然了,京城本土帮也有其独特的制药手法和技术,成立制药厂不难,原材料供应也不是问题。
最重要的就是怎么卖出去。
这个时期卖给国内的药房自然是不赚钱的,至少不是赚大钱的。
如果不能满足一定的盈利期望,李怀德在这方面的投入一定会含糊。
李学武现在给他谋划的要么是大型工厂,比如造船厂这样的,拿出去很有面子。
要么就是精巧实惠的,看着不赚钱,实则能让他在上面过装哔打脸瘾的,比如指甲钳。
总得给他个惊喜,才能让他铆着劲地卖力气。
中药的事不着急,密云山上的草药种植技术还在摸索当中,未来有的干。
俗话说,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李学武这只肥雀还总是被老天爷抢着喂饭吃。
中午休息前,展位上就来了一位意大利客商,叫安德鲁。
当然了,这外国名字你听了就是,搁谁也记不住。
这安德鲁在意大利不说十个里有一个叫这名字的,你在大街上喊,准有人答应。
安德鲁是个老头,胡子都白了的那种,还精神奕奕地看着展品呢。
李学武也是刚安排完众人打饭吃饭,跟景玉农说了两句话,就见他在厨具展台转悠着。
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嘛,李学武当然不能说老头好欺负才主动上前打招呼的。
“哈喽~”
“嗨~”
老头儿一直没搭理要给他做介绍的展台接待员,这会儿见着李学武过来打招呼倒是礼貌地回了一声。
他身边站着个中年男翻译,李学武先是问了对方这老头会不会讲英文。
在得到不会说的答复后,李学武只能通过翻译来进行沟通了。
基本上,这样的沟通都带着主观狭隘,毕竟翻译是人,不是没有感情的机器。
李学武客气着问了他的名字,知道叫周扬,先是同他握了握手,又在周扬的介绍下同老头握了握手。
老头看得出李学武气度不凡,也是给足了面子,客气着谈了两句。
从对话中得出,这老头还真不是一般人,人家是经营游艇生意的。
别以为这个年代就没有游艇了,其实豪华现代游艇已经有了。
内地当然没有人玩,或者说有人玩你也不知道,但港城玩游艇的特别多。
老头就是做港城、东南亚生意的,当然也做馹本和周边国家的生意。
太平洋上的小岛很多,富人买岛不是后世的专利,当年玩变法的梁丢肾不就在瑞典买了个岛玩嘛。
有岛就得有船,有船不能玩货船,得玩游艇。
所以你看十年二十年后,羊城这边就有了游艇俱乐部,还不是港城那边影响过来的。
你说国内没有玩的,大概齐是因为人家不玩游艇,玩的是……嗯,不能说。
三叉戟都能当私人飞机用,就更不用说别的了。
你是不知道从战与火年代走出来的干部是有多么的野啊。
安德鲁看厨具展台,还真就仔细研究了,包括做工和各种细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