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讲这个年代治安自觉性好,红星联合储蓄银行为什么如临大敌的模样。
服务窗口用防弹玻璃,银行做全面的安防系统,是不是有点防卫的太超前了?
就在李怀德带队结束了调研之后的第三天,四大部门联合发布公告,提出六条措施。
李学武看着手里的通告眼皮都直跳。
不是他杞人忧天,不是他胆小如鼠,而是红星钢铁集团的形势一片大好并不代表现在广泛的形势也一片大好。
平日里甭说做了,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竟然需要四大部门联合布告要求。
你就说,现在这治安环境好不好吧。
好,普遍的治安环境确实有好的一面,民风淳朴,崇尚精神文明需要。
但极端恶劣的治安情况也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了大学习活动开展以后的余波里。
尤其是文化辩论不足以表达个人正治诉求和内心情绪之后,有些人就选择了动手。
后世大家可能听过一句话,叫武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现在问题出现了,有人就要蛮干。
甚至让上面十分头疼到连番发布公告来制止和约束,可见有些情况极端到了什么地步。
情况是保卫处汇报上来的,经苏维德转批给了李怀德,老李表示头疼,又将文件搁置。
领导办公室的规矩,文件一旦搁置,就代表领导的态度不明,需要调研和思考。
另一种情况则是领导不方便表态,但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会把工作交给信任的人。
李学武也真是倒了八辈子大霉,坑了老李这么多次竟然还被他信任。
怎么办?
问题是保卫处提交上来的,文件第一个附申请和询问意见的便是周瑶。
作为中层干部,周瑶已经具备了参与行政措施讨论的话语权。
不过表现的较为谨慎,她并没有以建议的形式付诸文字,而是改成了请示。
李学武看着王小琴和苏维德的意见,目光微眯着陷入了思考。
王小琴做事干脆,思考全面,意见主要是加强思想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安全意识,巩固集团内部治安形势为主。
再看苏维德的意见,圈了王小琴提出的几点之后,又提出了加强形势研判,增强危机意识,强调主观能动性,推动治安联合建设工作。
表面上看两人的意见没有多少出入,都是习以为常的意见和要求。
但要结合两人的身份和工作属性思考,再结合当前厂里的组织生态环境和厂外社会环境判断,这两个意见不说针锋相对也差不多了。
王小琴刚刚接手保卫工作,不想迈那么大的步子,她的第一把火还没有烧完呢。
在厂内安全环境稳定的情况下更不想引起更大的影响,所以表现的较为保守。
以教育和宣传为主,按照她的工作节奏继续推进治安结构的建设工作。
苏维德要在机关制度变革和各部门调整的关键节点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和态势,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动就有些激进。
所以有了“研判形势”、“危机意识”、“主观行动”以及“联合治安”的意见。
如果真按照他的意见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是不是就确定了一个前提:
红星钢铁集团保卫工作刚刚完成交接,在此前李学武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危机”。
同样的,如此执行,你王小琴是不是也认同了这一观点,全面否定李学武的工作成绩。
缺乏形势认知和危机认识,工作不积极主动,故步自封,忽视上面的安全工作意见。
苏维德此举包藏祸心,意图明显,挖坑李学武的同时又挑拨离间了王小琴同他的关系。
当文件转到李怀德那里,一旦老李落了笔,是不是也认同了这一观点。
否定李学武此前的工作,支持王小琴另起炉灶,重新构建集团公司的安全工作架构。
事情真到了这一步,李学武面对亲自挑选的接班人的背叛,一把手的不信任该如何自处。
机关里其他人又怎么看。
所以李怀德一看到这份文件上的意见和请示就皱起了眉头,将文件搁置了。
在给栗海洋的交代中只是淡淡地讲,把工作交给秘书长看一看。
看什么?
看苏维德这老登欠揍啊!
前段时间丫就有点不老实,老李叫了李学武等人一起打麻将,第二天在保卫组的人事架构调整中,其带来的纪监干部周泽川就被李学武协调组织处安排在了谷维洁的手底下。
周泽川早就领略过李学武的手段和招数了,面对如此调整没有一丝丝的意见和情绪。
那么这件事苏维德怎么看?怒目而视。
他在集团机关中可没有根基,周泽川在他手底下工作,他是有信心掌握住的。
可还没养熟的鸟一旦借给别人,还能要的回来嘛——
他可不是李学武,“门生故旧”遍及集团各个部门、分厂分公司,各个角落。
周泽川没有表态,其实就是一种危险的表态,苏维德主动了不行,不主动也不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