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穿越 > 丰臣遗梦 > 资料七 日本战国术语(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资料七 日本战国术语(转)

赤备:

“为了在战场上分别自军与敌军,而把所有军事装备都染上红sè以作统一的部队。武田家的山县昌景、德川家的井伊直政、大阪之战时的真田幸村都以此闻名。”

宛行:

“君主给与部下的封地。”

穴太众:

“居住在近江国的穴太,以建筑石垣而闻名的优秀建筑集团。在战国时期被誉为贵重的宝物,各地的大名在兴建城镇时都雇用之。”

安堵:

“用以维持势力平衡的东西。通常是当地侍众宣布臣服於当地之战国大名时,由已变成主公的大名保证他们能够继续经营他们的领地,被称为安堵。”

石突:

“在枪柄最后的位置所安装的铁器,作用是保护枪柄,纵使将枪柄击在地上也不受伤害。”

一领具足:

“是土佐大名长宗我部氏所创立的兵制。虽然平时以农民生活,但通常会预备一套作战用的装备,合战时就以这些装备投入战斗的,半农半兵身分的低等武士。”

一揆:

“百姓、土著、当地势力人士等等非织因某些目标而集结之团体。”

夷狄:

“不服从朝延的,以及未开化之人民的简称。”

马印:

“也会写成马验。是一种束立在将军马匹旁、外形似灭火棒的东西。这东西的功能是用来夸大自军的威势以及表示自军总大将所在的地方。”

马回:

“在君主出阵时协助固定马匹,直属於君主的护卫。君主通常会选择在武艺上比较优秀的人出任。”

大手:

“是指城的正门。引申而言就是向敌军正面发动攻击之军队。”

折塀:

“为了提高防御能力,故意将防卫用的木板折曲,套用於战场之上。”

改易:

“是指犯了罪的大名或武将,君主将他所赐予的土地或俸禄收回、并取消他现有的工作的一种惩罚。”

水夫:

“是指控制海军船只的工作人员,即是伐船的人。他们大多数闲时是从事渔业,在需要时才加入战斗的。”

过所:

“是传讯兵用以通过关所的证明物,以及是关所或的通行书。”

金掘攻:

“以闲时负责掘金的工作人员在战时开辟一条地底坑道以攻入敌方城池的一种攻城方法。其主要目标是为了令敌方丧失战意。”

倾奇者:

“是喜欢奇异的舞的人。在战国时期以前田利大为首。”

搦手:

“是指城的后门,引申而言就是指从敌军背后攻击的军队。”

起请文:

“是指军令状。详细内容是记录了关於某件事的约定以及声明不会违反约定的一种文件,誓纸。”京枡:

“丰臣秀吉在太合检地实施以来,在秀吉政权下的官方田尺。以前主要在京都一带使用。”

切支丹大名:

“是指信奉天主教的大名。这些大名会在领国内至力传教以及保护信众。以九州为中心的西ri本较常见,与南蛮贸易亦相当盛行。闻名的有大友宗麟、有马晴信及高山重友。”

军监:

“在战场上监督军队进退的监军。亦会称为军目付或军奉行。”

军忠状:

“是指在合战时大名自己、家臣及部下等等,记录军功及死伤状况等等的报告书。君主承认后会跟据此作为论功行赏的证据。”

军配.采配:

“是指指示军队的布阵、进退的命令,以及是为了发出指为而生的道具。虽然没有严格的规定,但通常是大名或总大将级者使用军配,而军师、武将级数的人会使用采配。”

化妆料:

“是君主给予女领地或俸禄的名称。通常是在女嫁时与田地及嫁妆一并发放的。”

虎口:

“在以最细小的目标下而建设的城门。在古时称作城户。”

后诘:

“是部署於先锋队和本军后方,在战斗时为了支援所控制的军队。以及在围城战时包围敌军后攻击敌方城池后门的部队亦称为后诘。”

小荷驮部队:

“是部队的其中一种、主要是负责自军兵粮之运搬。亦可称为辎重部队。”

逆茂木:

“在野战时为了防止敌军的突击,把木头复杂地放置的临时栏栅。”

仕置家老:

“在各大名家中、所有派系中补佐君主的、在家臣中最高位的重臣。亦会称为笔头家老。”

庶子:

等非正室而诞下的子女,以及与农民等等武家以外之女胡混所生的子女的总称。”

殿军:

“在撤退时为了保护主力部队不受到追击,而安排在军团中最后的位置以阻止敌方追击的一种部署。”

阵钟:

“在战场中指示军队进退所使用的小型梵钟,这个与号角及阵太鼓等等配合使用以传达命令。”

阵羽织:

“在战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衣物。由绢等所织出来的无袖羽织,再配合上铠甲或保护物穿上。亦会称为具足羽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