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隆万盛世 > 第1038章 出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流传后世的许多元宝,边缘都是坑坑洼洼的,那就是剪掉一部分用来付帐用。

黄金,由于颜色特征,辨识度会高一些,而银子的颜值,可能就让人大跌眼镜了。

后世影视剧里,古人的白银都是亮堂堂的,一看就是值钱物,可那只是道具,是假的。

现实中大明流通的银子,又脏又黑,上面全是牙印,掉地上都不一定能认出是石头还是银子。

先秦时期,随着铜的出现,人们制造青铜器,铸造铜币。

在秦始皇统一货币之前,各国的钱币形状,各有不同,有刀币、圆形方孔钱、铲币等等各式各样的货币都有。

秦朝统一中原后,秦国的刀币成了通用的钱币。

汉武帝时期,朝廷集中造钱,当时流通的是五铢钱。

然而一直唐朝之前,货币的性质与重量都不统一,唐朝发明的开元通宝,是朝廷统一了重量的铜钱。

元朝时期,老百姓就拿银子来当货币使用了,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在位时,大力推行银元宝的使用。

为什么说古代的银子都是黑不溜秋的呢?

因为银子自身的成分问题,暴露在空气中,或者跟人接触,容易氧化发黑,也就形成了后面我们所看到的黑不溜秋的银子。

其实即便是后世,银饰品也存在这个问题,暴露在外久了都会变色。

古代造银技术不发达,银子提炼不纯,造银的方法也不规范,银子什么形状都有,且为了流通方便,银子往往被切成小块的碎银子,用来日常消费使用。

生活中大锭的银元宝很少,拿出去用也不方便找零。

这些细碎的银子,在市场反复的流通中,不断地氧化,磨损,渐渐地就成了一坨黑漆漆的石头。

后世影视作品里看到的古人,拿到银子上来就先咬一口的场景也不是作假,因为银子质地软,又被氧化的很黑。

所以为了辨别真假,古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拿到咬上一口,能留下牙印的,表示确实是银子而不是石头。

久而久之,于是银子的表面就留下了各种坑坑洼洼的压印,既脏,又难看。

即便是魏广德随身的口袋里,放的碎银子,其实也多是如此。

他相信,张居正身上应该也会有同样的“石头”。

别说身边带着下人,是不是就不用自己带钱了。

魏广德和张居正都不是生来富贵,都是通过自己努力,慢慢打拼才熬到现在的位置,随身带钱的习惯可不容易丢掉。

其实好看的银子也有,那就是官银,地方上送到京城的银子就是经过处理后的“雪花银”。

官银制造工艺高,提炼纯度也高,又是以统一的模具生产出来,所以外观确实好看,类似“雪花”般的亮泽。

如果再用这些银子做一次抛光处理,那就是皇家专属了,不轻易流入民间。

银子的色泽和它的提纯度有关,纯度越高,亮度越高,色泽也越白。

魏广德给张居正看的银元,提纯度很高,色泽虽然也有发黑的地方,可比之大明流通的银两确实吸引人喝很多。

果然,张居正在被魏广德提醒后,伸手从怀里掏出钱袋,摸出几块碎银。

一手是大明现在流通的碎银,一手则是那块西班牙银元,这才微微点头说道:“若是放到民间,大家也应该喜欢用这种。”

“是啊,民间流通当无大碍,主要就是地方官府,倒是可用强压推进,不过先要把事儿定下来,让工部尽快拿出制钱方案,把常盈库中的银两改铸成银宝流通出去。

铜钱除小钱外,大钱也要定下标准,银宝也是,制作平钱大小的一钱银宝,也要有一两银子的银宝。

这样,市面交易就不必再用剪子剪碎银子了。”

魏广德开口说道。

“兹事体大,我看今晚我们还是去和卿那里,把事儿定下来。

明日朝廷大事是对辽东有功将士的封赏,也不能耽搁。”

按照惯例,此事明日会在内阁进行一次秘密阁议,定下来后写成奏章递到宫里。

宫里一旦批复,就会联合户部和工部实施。

当然,动用常盈库的银子,还绕不过兵部去,毕竟兵部掌太仆寺和常盈库。

见魏广德点头,张居正就对一边的刘守有说道:“守有,此事关系重大,切不可泄露。”

“是。”

刘守有急忙起身抱拳说道。

“此事锦衣卫要做好准备工作,收集黄金的事儿,切不可出纰漏。”

魏广德补充道,“尽快查清各地金银铺子的情况,一旦确定,第一时间兑换。”

“是。”

刘守有又转个方向,对着魏广德抱拳说道。

“游七。”

张居正对门外喊道。

“老爷。”

门口的游七进来,在张居正面前躬身听令。

“快去传话,准备轿子,我要去吕相府上。”

张居正吩咐道。

“老爷,天色已经很晚了。”

游七听到张居正这么晚了还要出去,不由自主说了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