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还是太子推举的。
那就更不可以了。
谷雨又道:‘陛下肯定回选一个自己看中的人担任中书令,而在此时,誉王退而求其次,推举朱先生为中书舍人,陛下会同意吗?’
萧景桓和朱先生一起怔住了。
朱先生名叫朱刚烈,乃是闻于天下的名士,为誉王征辟,在朝中挂着一个三品散官。
但是就凭这个三品散官,也有资格竞争一下中书舍人的位置。
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中层官职,但却是中书省上承下达的核心位置,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权力日重,
而且朱刚烈已经年过五询,即便担任中书舍人,也当不了多久。
只要方法对路,皇帝出于制衡太子的目的,一定会同意这个要求的。
“妙计!”萧景桓大喜,一拍大腿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谷先生妙计!只是苦了朱先生。”
中书舍人是个累人的活,朱刚烈这么大年纪,请贵惯了,干起这活来怕是得累够呛。
朱刚烈笑道:“为誉王做事,苦些累些算什么。”
毕竟中书舍人做得好,下一步担任中书侍郎,还是一部尚书,或者州牧一方,都是足够的。
萧景桓笑道:‘谷先生计策,令人耳目一新,待我回京,便会着手安排……’
便在此时,有下人来报:“大梁从北燕返程的使者已经踏上梁国边境,后日便会抵达淮州边荒集。”
“好,我们也尽快出发,争取尽早赶到边荒集,本王要第一时间得到北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