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1074章 筛选国民(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之前认为,这样做就是霍乱之源。

让土着掌握军队,早晚会出事。

华夏的历史上,这种事情出现的太多,这些藩属国还不长记性。

汉人实力强时,他们是温顺的绵羊。

一旦汉人实力衰落,这些人的豺狼本性,立刻就暴露出来。

姜鼎贞之前一直担心出事,但土着参军已经是大势所趋。

欧洲各国自从闽国放开土着参军,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的不错,又没有闹出太大乱子。

各国就给土着一个参军的路径。

当然,他们都是填堑壕的大头兵,而不是军中的技术兵种。

机枪、火炮、战车这种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武器,各国朝廷没有昏聩,肯定要掌握在汉人手中。

经常有专家在报纸上发言,现在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军队常规储备的弹药量有限,只要把军队的后勤补给掐断。

火器军队就变成了一只没有牙的老虎。

各国的军队,早已经习惯使用枪械作战,不习惯使用刺刀。

姜鼎贞之前只是心中觉得不太合适,出于吸取以往的经验,他从内心中就反对这项政策。

现在从报道的细节中,他已经能看出来,这些参加军队的土着,经历过朝廷严苛的筛选。

他们都是汉化程度较高,父母妻儿全部生活在汉人聚居区。

最关键的一点,信奉欧洲传统宗教的土着,一律不得参加军队。

朝廷通过多种方式的筛选,已经能提前把大部分有问题的土着筛选出去。

姜鼎贞看到这里,他就感觉到不寒而栗。

朝廷对于体量庞大的土着士兵,都能做到基本情况调查。

对于他们这些大家族,调查的情况会更加细致。

只要某家有小动作,想要不被朝廷发现,基本不可能。

姜鼎贞以超然的心态,观察昌平局势的发展。

连续数天的平静,姜鼎贞都没有听说,有哪家被官府的人带走调查。

他不认为米有德先生对于现在的情况,观察的不够透彻,应该是官府正在收网。

他正准备读一读其他国家的报纸,了解一下欧洲现在的局势。

他三弟姜鼎孝突然之间闯进书房,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大哥,出事了。

为我们炼钢厂供应焦煤的徐家出事了。”

姜鼎贞第一时间想刚,这应该是朝廷开始收网,但他又怕是其他原因导致,连忙追问道:“三弟,你慢点说,杨家具体出了什么事?

我们钢铁厂不用担忧焦煤不足,为了防范原料供应,导致钢铁厂停产,出现炼钢炉损坏等情况。

我们炼钢厂的各种原料供应,至少找了三个商家。

哪怕是其中两家出问题,钢铁厂也不会出现大问题,生产出来的商品可以正常交付。”

姜鼎孝依旧焦急的说道:“大哥,这些事情我都明白,咱们家的钢铁厂没有出现问题。

徐家全家都被官府带走调查。

坊间传闻,徐家里通外国,很可能会全家下大狱,这种事情会不会影响到我们家。”

姜鼎贞听到这里,他立刻就明白,真让米有德先生说中了。

徐家直接被第一个杀鸡骇猴,他们不应该只是转移钱财,还要把一些独有的技术转移走。

他看到三弟有些紧张,立刻安慰道:“三弟,你不用担忧这件事情。

我们没有做任何非法的事情,很多商人都把资产转移走,我们却相信官府,没有转移资产。

官府对于我们这些忠君爱国的商人,一定有所倾斜。”

姜鼎孝刚想反驳,他立刻就明白大哥话语之中,隐含的意思。

姜鼎孝惊恐的说道:“大哥,你说徐家出事,他们是因为想要转移家产,触怒了朝廷。”

姜鼎贞知道米有德先生的规矩,他不能大肆宣扬米有德先生。

他只是点头说道:“我所料不差,就是因为徐家玩得太过火,他们都准备把工厂掏空。

一个个小公司,组成了庞大的工业帝国。

这就是我在华夏,看到的景象之一。

朝廷肯定不会允许,有人大肆转移工厂的资产。

徐家应该是被当作,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我认为徐家这次出事之后,某些家族想要转移资产,那就要掂量一下。”

姜鼎孝摇了摇头说道:“大哥,你这样想,完全就是杞人忧天。

朝廷会很大度,绝不会像你说的那样。

朝廷之前一直都没有禁止国民离开这个国家。

总不能突然之间,政策就转向了。”

姜鼎贞没有与弟弟争辩这个问题。

他神态轻松地说道:“这件事情,朝廷主要目的是杀鸡儆猴,警示后人。

昌平府的官府肯定会说明抓人的理由。

我们不需要为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争论,只需要静待结果就可。”

姜鼎孝听到大哥这样说,他也就没有继续争论,等待着这个案件的结果公布。

姜鼎贞没有理会这个案件,他一直在阅读其它藩属国,出台的政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