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混在1275 > 第二十七章 却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哈刺秃,你的骑军立刻出发,沿永城、下邑、谯县一线搜索,他们没有走官道,多半是兜了一个圈子,无论怎么走也逃不出这几处,一旦有了消息,即刻来报,你的人要尽量拖住他们,本官许你便宜行事。”

塔出当机立断,他原本准备用这支骑军做追击之用的,眼下也顾不得了,如果战事陷入焦着,一支奇兵突然出现在侧背,那他之前所做的一切就都成了笑话,为此也只有这支骑军才可能起到阻滞的作用。

“传令徐州一部即刻赶到芒砀山,明日午时前不到,军法从事。”第二道指令发往了徐州,那里的三万人原本是这个包围圈中的最后一道网绳,现在情况有变,他的计划相应也要做出改变。

转眼间,他的语气变得杀气腾腾,既然宋人想要分兵,他便反其道而行,李庭芝顿兵于此,在徐州放三万人已经没有了作用,将他们全数调过来,击破当面之敌才是最为要紧的事情。

至于徐州这个城池,自始至终都不曾放在塔出眼中,想什么拿回来,相信也不会费太大的功夫,只有眼前这支为数多达十余万的宋军才是他真正看重的。

一番调兵遣将之后,再看宋人的大阵,塔出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从高处看下去,整个大阵呈现出一个倒扣的半圆形,以一个弧形面突出前面,组成这个弧形的是无数辆大车,以及肃立在后面的军士,他们占据了河谷的大部分,背倚黄河,反而是这种情形下最为合适的选择。

“这是......却月阵!”

宋人喜欢摆阵是出了名的,无论阵名叫什么都引不起塔出的惊异,经过汉人书吏的解释,才知道这个阵法古已有之,正是车阵中的佼佼者,不过车子毕竟不是城墙,不过片刻之后他的决心已定,这个破阵的人选,塔出左右打量看到了一个人的身上。

“李德卿。”

“末将在。”宣威将军、益都淄莱新军万户、佩金虎符李恒应声答道。

“阳逻堡一战,你逆流先登,射杀宋人大将,得大汗亲口称许,今日当如何?”

“愿为丞相攻破此阵!”

李恒接令而去,塔出给了他两个汉军万人队,这是第一次攻阵,他希望用这个勇将,试探一下宋人的真正实力,因此当身边另一个将领想要说什么时,被他按住了。

“不花,莫要心急,战事还有得打。”

几乎在同一时间,宋人的战鼓声和元人的号角声一齐响起,刚刚将手中的炊饼啃了一半的许文德赶紧站起身,顺手把汤碗放到了地上,拿起亲兵递过来的千里镜,从身前的一辆大车上,向远方眺望。

“他娘的,这么多人。”

在他的镜头里,出现了大片大片的黑影,无数手执长刀、举着木牌的元人步卒在逐渐接近,元人的地势要稍稍高一些,看上去气势更足,而他发现,这些步卒很有经验,大半个身体都缩在木牌后头,露出的双脚移动极快,顿时让许文德的表情凝重起来。

“放箭,快!”

从阵中射出的箭支显得有些杂乱,无论平射还是抛射,效果都十分勉强,毕竟他们没有守城时的高度优势,元人的攻势在箭雨的打击下丝毫不减,他们的号角声短促而有力,就连金鼓都压不住,大约在二百步的距离上,步卒们发起了冲锋,震天价的口号声响彻河谷,听着让人胆寒。

许文德沉着脸一挥手:“弓弩手后退,甲士上前,长枪平举,挡住他们。”

他的正面约有五到六百步宽,对于总数四十个指挥的步卒来说,一次能站上五千人,由于整个阵形呈一个弧形,正面成为最为突前的一部分,也是敌人的攻击重点,这个阵形最初是为了对付具装骑兵的冲击,而当进攻者变成同样的步卒之后,阵形的优势就被极大地抵消了。

面对突然出现的枪尖,元人毫不犹豫地冲了上来,长枪与盾牌的敲击之声不绝于耳,有了大车的阻隔,他们的攻势为之一滞,一个收势不及的元人军士直接从同伴的背上跃过去,没有等到落地就被如林的长枪刺穿,也许是被他的行为启发,无数元人步卒飞身而起,越过大车组成的障碍,直拉冲进了宋军大队当中。

短兵相接,这只淮兵老卒为骨干的队伍夷然不惧,前排的军士纷纷弃枪拔刀,同元人战在了一起,后排的同伴依然用长枪为他们提供支援,再加上更靠后一些的弓弩手抽空子的冷射,双方在这片不到五十步的区域内展开了面对面的厮杀,无论是哪一方都难以前进一步,一时间打成了平手。

阵后的李庭芝在千里镜中看着前面战局的变化,即便元人越过了大车线,许文德也没有着急投入兵力,而是耐心地同他们对峙,这一点让他非常满意,看来这个性格略显急躁的心腹大将,也在战事中取得了进步,或许将来能够独当一面,就像是苗再成在建康府那样子。

从元人的攻势来看,他们只选取了整个阵形中最为突前的那一部分发动进攻,左右翼都没有发现动静,多半含着某种试探之意,同样的,李庭芝也在用这一块进行着试探,之前的战斗几乎都是在占据极大优势之下展开的,从来没有打过这样的野战对攻,他想知道,自己的麾下,是不是也如许文德一般有所长进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