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混在1275 > 第六章 命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也包括了女子。

他站直身体,凝视着那些碑文上的字,里面的每一个字都与他姜宁无关,因为那会儿,他已经死了三十年,这种感觉很奇怪,就像是一个亡灵在祭奠另一个亡灵,他突然有些想笑。

蹲下身体,姜宁在心里默默地说道:“爹,三十年了,你儿子也快入土了,咱们家总是惹祸,当年你最风光的时候,儿子没见着,如今人人都不敢提你的名字,都说先帝开恩,准你葬在这里,这他娘的是什么恩哪,分明就是羞辱啊,别急,儿子这就要来寻你了。”

在两个伴随老卒的眼中,从头到尾,这位老人都是一言不发,既没有点香烛摆祭品,也没有哭天抢地抹眼泪,走出陵园的时候,还很礼貌地同他们致谢,一瘸一拐地走下台阶,走完最后一级台阶,他微微觉得有些气喘,好不容易挺直了身体,突然看到通往大路的山道边上,一群男女定定地站在那里,为首的男子五十余岁,眉眼之间有几分父亲的样子。

姜宁背着手一步一步走过去,在男子身前站定,男男女女一共十多人,两个老的相差不远,最小的被女人抱在怀里,还不能落地,全都眼巴巴地看着他。

“都姓姜?”

为首的男子点点头,后面的男女也是纷纷点头,他摆摆手说道:“你既然在这里等着,想必也知道,我就是姜宁。”

为首的男子答道:“我是姜平南,这是我婆娘,那是老三家的婆娘,几个小的,我家大郎、三郎、五郎,他家的两个儿子,女儿都出嫁了,孙子辈的几个,那是老大媳妇刚生的孙娃,还没满月呢。”

他每说一个,姜宁就点一下头,等他说完了,姜宁摸了摸娃娃的小手。

“没满月的娃抱出来做甚?老二,你家离得远不远?”

姜平南一听就笑了:“不远,就在那条街上。”

姜宁“嗯”了一声,背着手向那个方向走过去,姜家的男女们赶紧跟上,按照年龄的高低在路上形成长长的一串,慢慢地消失在那些高大的楼房阴影之间。

刘开放在琼州呆了三天,官面上的说法是来接受赐封,由郡王加封为国王,权限没有变化,也就是头衔好听了一些,新君这回登基,除了大赦天下,就是加封皇族,按照法例,几个有封号的妃子所生的皇子全都加了一级,他是最小的一个,也是最后前来面君的新君兄弟。

只是他依然没能等到新君返京,据说陛下正在接受万国来朝呢,在他登上飞机的同时,一份详细的报告便送入了机宜司。

“军械署、航空署、动力署、机电署、微电子署,牵引火炮、自行火炮、防空高炮、近中程飞弹、探空雷达、火探雷达、战场数据链系统......咱们这位辽王殿下打算做什么?”

翻着那份杂乱无章的行程表,一个声音从办公桌后传出来。

“听闻他还向电子署下面的工坊订了一大批电子产品,程控电路板、数位板、微型电脑晶片、电子交换机、无线电近炸引信,都是和军工有关的事物。”

声音沉默下来,军工这一块是圣人亲族的势力范围,辽王的举动一定得到了圣人支持,这其中会不会有某种协议?一支手臂在文档柜里翻了翻,一份一个多月前的资料显示,圣人曾经飞到辽阳,同样在那里呆了三天,名义上是避署。

“订单是辽王府下的么?”

“不是,有辽阳航空学院的,也有辽阳航空港的,据说航空署有意在辽阳建设一座飞机制造工坊,前期选址工作都在开展了。”

难怪,辽东人口基数不大,工业基础薄弱,交通更是不便,海运和航空是最适合的发展思路,特别是航空业,算是那里的一个特色产业,有个俗语叫做:“辽东人会飞的比会骑马的多。”

“听闻这件事陛下那里颇有微词,因此与圣人闹得不欢而散,这回面君不果,怕也是有意冷落辽王吧。”一个黑衣人补充了一句。

“那是陛下的家事,轮不到咱们来置喙。”椅背后的声音冷冷地打断了他的话:“平安把人送走就成了,所有的报告归档,列出概略上呈陛下御览。”

“说来也怪,三天时间,他与那位新乡侯竟然从未见过面,一点不像是翁婿呢。”

手下接过报告嘀咕了一句,声音陡然间响起来:“新乡侯还没走?去查一下,他是否订下机票。”

消息很快反馈回来,对方订的机票竟然比刘开放还要早上两天,这会子只怕早就已经回家了。

辽阳空港,金雉奴用自己的车子把姜宁直接送到了停机坪,从后备箱取出一个箱子,姜宁想要接过来,被她拒绝了。

“你这老胳膊老腿的,别闪了去。”

姜宁收回手,呵呵一笑:“还能再奔上几年。”

“我的提议,你就一点都不考虑?”

姜宁不敢看她的眼睛:“我在这里,会给你带来麻烦。”

金雉奴笑了笑:“算了,你若是个听劝的人,也就不是姜宁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