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在活字印刷快结束的时候,张一谋拿着对讲机说道:
“间幕过渡皮影准备,木偶戏准备。”
等活字印刷的盖子被掀开,演员们举着桃花对镜头招手后,张武直接说道:
“灯光熄灭!间幕一、皮影,准备!”
几秒钟后,所有灯光全部暗澹。
在适应了一段时间后,几个由巨大灯管组成的皮影,出现在奥运场地的边缘之中活灵活现的运动了起来。
但没人吭声。
所有人都是带着审视的目光在看。
甚至,黑暗中还有人拿着手机开始计时。
而在巨大的皮影跟随着戏曲梆子表演结束,衔接起了代表古代文明丝绸之路的“飞天之舞”环节时,张一谋喊道:
“好,停。皮影放一边,所有演员,木偶戏准备。”
灯光重新亮起,原本架着皮影的人们并没有退场,而是来到了整个导播台的右下角,来到了一个木偶戏的戏台上面附近,或围绕着戏台,或列队在两边等待。
等到了准备完毕的讯号后,锣鼓声再次响起。
“冬呛冬呛冬呛、锵锵锵锵锵锵锵……”
四名国家非遗木偶戏大师,操控着木偶,在锣鼓点中开始表演。
而刚才那些还在推皮影的演员们则换成了一种颇有些俏皮的丑角形象,围绕着木偶戏台,做出了各种各样的串联……
接着,木偶表演结束。
演出此时此刻,才过了半个小时。
“很好,大家先休息一下。”
张一谋拿着对讲机吩咐了一声后,包括许鑫在内的所有导演都围了过来。
“你们怎么看?到底是留皮影,还是留木偶戏?”
早在今年3月份,这个问题就已经出现在创意团队的争论之中了。
实话实说。
皮影戏效果好么?
很好。
但有个问题。
皮影戏的时长,长达5分33秒。
作为等待“飞天之舞”的演员进场间幕,有点过于长了。
偏偏,张一谋很喜欢这个环节。
但包括许鑫在内的一些人觉得间幕太长,在那种暗澹的场地中,几个皮影又不能说是跟寻常皮影戏那样,能用“真刀真枪”的拼杀表演。因为太过于巨大的道具体型,让它们只能采用皮影戏里的文戏。
就白了,就像是机械舞那样做动作。
五分33秒这个时间……
太奢侈了。
于是,两边又有了分歧。
但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争论,所以就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拿掉皮影戏,并且拿掉后,又该用什么表现出来天朝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
一开始只是争论。
但许鑫提出来了一个设想很让人在意。
那就是:
“这种事情最好是提前想好方案,通知皮影戏的人,然后找到备选方案继续执行。不然……皮影这个咱们最早定下来的方案,从制作到排练,大家已经为了这套东西付出了接近两年的时间代价。如果突然更换,很多人没有心理准备……不太好。
所以我觉得最好是我们再拿出来一套方案,告诉大家。让大家有个准备,和他们明说:皮影到底用不用我们也没想好。有一个缓冲后,如果最后发现真的不行,拿掉之后,这些拥有巨大热情的战士们也不会因为节目没了而失落。”
这方案最初看起来很荒唐。
奥运会这么大个环节,每一个负责某个单独节目的演员压力其实都很大。
弄一套还不够……还要弄两套……
万一两个节目都没弄好怎么办?
但许鑫的真实想法确确实实是这个……再加上他是坚定不移的“去皮影派”,所以在研究了几天后,张一谋决定采纳许鑫的方案。
把这件事就和战士们说了。
所以,虽然大家一听,练习了一年多的皮影最后竟然有可能被否掉……心里虽然难受,但却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只是换节目,而不是说整个这一组人马全部换掉。
所以,全奥运会唯一一个拥有“两套节目”的班组,就是他们。
而今天的第一次正式大彩排,他们在表演完了两个环节后,也并没什么失落担忧之意,只是静静等待导演组的抉择。
到底……
要哪个。
“三分12秒的木偶戏。作为间幕,我觉得很合适。”
许鑫拿着手机秒表,给大家看了一下。
算是发表完了意见。
接着是其他人……
实话实说,今天这种大彩排效果一出来,大家心里或多或少都已经有了答桉。
确确实实……
预想之中的皮影戏效果……少了武将、兵马俑这些的打戏,与其他节目的立意一比,意境不差,但却缺失。
反倒没有木偶戏作为间幕那种简单给的那么满。
缺陷,不代表遗憾。
满也不是说完美。
但确确实实……若以“间幕”这个环节来论的话。
显然木偶戏是好于皮影的。
而拥有最终决定权的张一谋皱眉盯着现场深思熟虑了一番后,点点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