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明星啊!
你哪来的那么奇怪的认知?
太拿豆包不当干粮了。
“你就狂吧,我看你还能支棱几年……等在过十年,指不定看到我穿礼服,你都得绕着我走。”
这话许鑫就当放屁。
他信么?
压根不信。
吹吧你就。
咱哥们要当硬币就当一辈子。
勇往直前!
……
12月12号这一天。
《三枪》的票房达到了2750万。
这是13号一大清早媒体披露出来的消息。
刚好和杨蜜金马封后的新闻各分江山。
关于自己金马影后的新闻,清早起床后的她倒没怎么关心。
具体怎么运营的事情,昨晚在车上就已经和花姐聊完了。所以,她封后的新闻热度估计还会持续个两三天的时间。
今天是新闻,但从明天开始,很大一部分夸奖的文章就是花钱买的通稿。
对于已经嫁为人妻身为人母的她来讲,这种炒作是必不可少的。
不然咋办?
难不成和别人炒绯闻?
不过,杨蜜也没让王晶花丧心病狂的弄的铺天盖地,而是择优入选。
能值得被她买的,肯定都是一些比较知名的媒体。
受众多的。
而这些媒体来买版面,其实反倒花不了多少钱。
只是后期要上一些独家访谈。
就比如昨晚,她就接到了王敏敏的邀约。
南方周刊想邀请她拍摄1月份的封面。
给出了两个计划。
一是和许鑫一起出面,以夫妇的形式当选周刊封面,以及一篇两口子的专访。
价格是30万。
不过杨蜜直接否定了这个计划。
在婚纱照拍出来之前,她拒绝任何形式的跟老公同框的拍摄计划。
要拍,就把俩人的第一次留在自己最深刻的记忆之中。
而第二条,就是单独的封面和专访。
价格是3万。
价格乍一看差距有点明显,其实主要贵就贵在邀请许鑫的诚意上面。
毕竟作为杂志而言,本身明星登录一些大的杂志头版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宣传手段,通常情况下价格都不会太高。
更何况,南方周刊是老朋友了。
杨蜜给的价格一直是很优惠。
有需要帮忙的,说一声就行。负担人员车马费,钱不钱的意思意思就得。
这圈子里谁不知道大蜜仗义?
所以,杨蜜面对这些新闻通告,感觉倒挺无所谓的。甚至看到一些痛批自己的新闻,心情都没啥波动。
反倒她更关心《三枪》的事情。
而看着《三枪》的口碑已经彻底裂开……无数人都在骂它烂,她心里其实也挺难受的。
毕竟她是少数知道这电影到底是什么情况的人之一。
而等许鑫起床后,她想了想,还是对着正喝粥的许鑫说道:
“《三枪》的口碑跌的挺快的……豆瓣评分都已经来到了5了。”
“嗯,我知道。刚才上厕所的时候翻了一下……没事,没看老头都说没什么嘛……已经发生的事情在怎么样也没用,往前看就是了。”
“那你要不要去找张导一趟?”
“不用找,下周《金陵》的孩子们会来这边试镜,到时候就能碰到了。”
“……好吧。那你赶紧吃,吃完咱们带孩子打疫苗呢。”
“嗯。”
许鑫加快了速度。
吃完早饭,一家人就出发到社区卫生院去给孩子打疫苗。
下午的时候,家里来了几个陌生人。
是杨蜜找的装修公司的人。
年后,四合院就要开始翻新,三个连起来的院子要开始大改。
几个设计师是过来和两口子沟通设计上的细节问题。
而许鑫的要求很简单,给自己一片工作区域。
包括书房、会客室、和几个朋友喝酒吹牛的地方等等。
三个院子拢共加起来,占地面积差不多4个篮球场。
一千七百多不到一千八的样子。
这显然是个大活。
保守估计装修费用接近一个小目标。
而工期只有一年的时间。
这段时期就是设计前做准备工作和完善的时候。
而下午和设计师沟通完了房子的事情,晚上,家里又来了一波客人。
陆阳、陈舒、方修,以及这一周时间里组建的其他剧组成员,都来到了许鑫家里。
他这习惯还是和老头学的。
老头就喜欢让别人来家里聊,而不是在自己的工作室。
主要是家里的条件他都熟悉,可以让自己的情绪放松,来尽可能的把拍摄的东西想的更全面一些。
许鑫觉得这个习惯挺不错的,就照搬过来了。
确实,在家里的书房里,他的准备资料,包括电脑上的文件什么的,想翻找出来都得心应手。
很舒服。
而陆阳的到来,也带来了几个孩子的资料。
“许导,这两天一共试镜了30个小孩,其中有几个感觉还挺不错的。您看下。”
“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