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重生之神级操盘手 > 第七章 无穷大私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香江,中环。

这里是香江的心脏地带,也是香江的商业,金融中心。

1887年至1891年,中环进行了多次填海工程。

香江会所、皇后像广场、立法会大楼等,也都是在填海工程时建成的。

1970至1980年代是中环的全盛时期。

当时中环不断兴建多层式摩天大厦,包括各银行总部,加上金融市场开始兴旺,不少香江主要的商业活动均在中环进行。

许多香江人,甚至都以在中环上班为荣。

或许也是因为,这无形之中隐喻着,社会精英,高层的涵义,所以才让人趋之若鹜。

“阿伟,你带我来这里干什么?”

皇后大道中,三叔望着人来人往,繁华的街道,不由得好奇万分。

站在街口“李锦记”的广告立牌下,感受着时光交错,陈伟东突然侧身问道:

“三叔,你看过《大时代》吗?”

“这谁没看过啊,前几年爆火的电视剧。”

“方展博,丁蟹是吧?”

“哈哈,好像是的,那你想不想成为股神?”

“谁不想啊,但这不是做梦吗?”

“可以,你有这份心就行。”

三叔一头雾水,还没反应过来,就见阿伟已经快步前行,只好匆匆跟了上去。

路上,陈伟东不断关注着沿途的写字楼,分析位置的优劣,三叔就算是再迟钝也明白过来了,急忙问道:

“阿伟,你不会是真的想炒股吧?”

“怎么?不行吗?”

陈伟东眉头一挑,盯着眼前的一幢大厦,饶有兴趣的回答道。

“风险太大了吧,我看新闻上说,很多人炒股失败都跳楼了,而且,你懂股票吗?”

三叔吃惊道。

根据他的了解,阿伟应该没有接触过股票啊,怎么会突然说要炒股呢。

陈伟东笑了。

曾几何时。

他只用了五年,就书写了震惊业内的神话。

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只要他预测的股票,几乎就没有判断失误的。

多少人排着队,求自己看一眼他们手上的股票呢。

不过对于自己的三叔,陈伟东还是耐心解释道:“不懂可以学啊,手里这么多资金,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三叔想了想,微微点头:“这倒是,我们确实应该搞点投资,否则有再多的钱都会花光的。”

其实他很明白,自己花钱大手大脚,肯定是存不住钱的,必须搞点理财投资,有持续的收入来源才行。

更何况,这十亿可以说完全就是阿伟赚来的,结果他却二话不说,直接分给了自己五亿。

这让他十分感动。

要知道,别人亲兄弟都有很多因为钱翻脸的,阿伟能做到这种程度,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见三叔想通了,陈伟东暗自点头。

三叔这个人,虽然喜欢跟女人鬼混,花钱大手大脚,甚至还有轻微的赌瘾,但最大的优点就是从来不会出卖自己身边的人。

在原来的时空,三叔多次被人追债,都是一个人抗下了所有,并没有连累陈伟东。

两人之间存在一定的默契,且情商都不低,许多话都不需要讲的太明白。

所以,在香江这个鱼龙混杂的地方,绝对算是可靠之人。

紧接着,两人就花了一百多万,在一幢叫做“鹿角大厦”的地方,租下了一整层。

这笔“天价”租金让三叔肉疼不已,不断抱怨还没开始赚钱就花了这么多。

中环的土地面积不足,即使多次填海,都始终不能满足需要,以至于这边的办公室租金一直居高不下。

陈伟东安慰他,小钱不去,大钱不来,更何况这里是香江最繁华的地段,寸土寸金,贵也很正常。

他们左边是汇丰银行,右边不远处是林家诚的黄河集团总部,可以说是非常有牌面了。

以后出去,绝对是真正的“精英人士”。

陈伟东他们所处第九层。

如果你在西面的办公室,站在落地窗前,正好可以看见景色迷人的维多利亚港,以及海岸线的潮起潮落。

用陈伟东的话来说,现在的他们,就是资本海洋里的一条小鱼。

当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你是被冲刷的体无完肤,还是选择逆流而上,成为惊涛骇浪里的弄潮儿?

在装修期间,林泽巨曾经来过一趟。

听见陈伟东他们要成立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型基金,当场就要投资三千万。

拦都拦不住。

无奈之下,陈伟东只得让他加入。

于是,公司的股份结构,进行了调整,变成了:

陈伟东:50%。

陈杰:30%。

林泽巨:20%。

对于这个比例,几人都没有什么意见。

三叔甚至求之不得。

因为他觉得,人家林泽巨家里可是香江首富,投资眼光肯定不会差,就算比不了林家诚,那肯定也比阿伟强吧。

知道三叔的心思后,陈伟东简直无语。

不过,在给公司起名字的时候,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