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闻言,顿时喜上眉梢。
“李斯多谢太后赏赐。”
如今的李斯只不过是稷下学宫之中的一名普通士子,每个月几乎没有什么进项,太后的这笔赏赐对于李斯而言绝对是一笔巨款。
太后和颜悦色,对着李斯道:
“老妇听说,最近稷下学宫之中有一些针对荀子的杂音。”
“你回去告诉荀子,些许杂音不必担忧,让他安心当他的大祭酒,若是有什么问题只管来找老妇便是。”
李斯恭敬应是。
眼看这一次的谈话就要接近尾声,李斯竭力压制住心中的情绪,开口道:
“启禀太后,臣的老师托臣递交一封信给太后。”
太后咦了一声,随后笑道:
“荀子也是上大夫,有什么事情上一份奏章即可,何必如此费事?”
李斯忙道:
“此信并非我师所写,而是来自于赵国副使李建大夫。”
太后脸上的笑容顿时有些凝结。
过了几秒钟之后,太后淡淡说道:
“信都送来了,总不可能不看,呈上来。”
李斯带着几分忐忑,将信递上。
齐王有些不满的说道:
“这些赵国人,还真是没完没了,明明前两天就已经和他们说清楚了。”
太后并没有理会齐王的牢骚,而是专注的看着面前的信。
齐王继续开口道:
“母后,其实也不需要理会这些赵国人,我们不是已经和秦国人谈好了,只要……”
太后突然打断了齐王的话:
“大王先别说了。”
齐王愣住。
太后抬起头来,看向李斯。
“回去告诉都平君,后天老妇和大王会接见他,还有那位写信的李建大夫。”
齐王表情顿时变得极为愕然,失声道:
“母后,你这……”
太后又一次打断了齐王的话:
“大王,去准备下一次的功课吧。”
齐王不高兴的说道:
“母后,这可和你之前告诉寡人的不一样。”
太后笑了笑,温和的说道:
“老妇等会就跟大王解释,好吗?”
在一旁,李斯心中的震惊和好奇心无以言表。
究竟那位李大夫在信中说了什么,如此轻易的就改变了太后的主意?
李斯突然有些后悔,或许昨天他应该偷偷把信拿出来看一遍,然后再重新封上。
太后发下来的赏赐,突然也就变得没那么香了。
回到学宫之中,李斯原原本本的将事情经过禀报给了荀况。
荀况听完之后也同样面露惊奇,赞道:
“都平君果然不愧是都平君,确实有识人之能。”
“你虽年纪比那位李大夫大上一些,但也算是同龄人,这段时间就和他多加亲近,将来在邯郸之中也会有所助益。”
李斯忍不住道:
“老师不是还没决定是否前往邯郸吗?”
荀况笑而不语。
李斯突然回过神来:
“莫非老师已经作出了决定?”
荀况摸着胡须,慢悠悠的说道:
“若是赵国人一请,老夫便巴巴的赶去邯郸的话,将来又如何能够让人重视老夫和你们这些弟子呢?”
李斯心悦诚服,拱手称赞:
“老师所言极是!”
虽然鲁国才是真正的礼仪之邦,但齐鲁之间总是有着牵扯不断的联系,在外交礼仪这方面,齐国同样也是相当完备。
本来说的是让李斯转告,实际上李斯刚刚离开王宫不久,齐国传达太后命令的官员也已经抵达了赵国使团的驻地。
“后天就能进宫觐见太后了,这都是你的功劳啊,李建大夫。”
田单得知消息之后,明显松了一大口气。
李建非常冷静的提醒:
“都平君,就算见到了太后,咱们劝说她也未必就能成功。”
田单抚须笑道:
“没事,老夫相信李大夫的口才,一定能打动太后和齐王的。”
李建一时无言。
这老田单,怎么还越来越单纯了呢?
在去见太后之前,李建又去见了一趟后胜。
后胜没有避而不见,很大方的开门迎客。
“李大夫啊,我已经帮了你们一次了,之前的齐赵同盟不就是我力主之下才又重新确定的吗?”
“但我也希望你明白,事情终究还是由太后和大王做主,我这样的臣子不可能越俎代庖。”
李建笑眯眯的听完了后胜的话,然后对后胜提出了一个问题。
“那如果我们加钱呢?”
后胜愣住。
过了好一会,后胜才试探性的问道:
“加多少?”
李建道:
“一千镒黄金和二十名绝色邯郸舞姬。”
“黄金现在就能给,舞姬们的话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送到。”
后胜脸色阵青阵白,片刻之后霍然起身,十分亲热的搂住李建的肩膀。
“李大夫,我早就说过,大齐和赵国之间的同盟是坚不可摧的!”
……
秦国使者郑安平和燕国使者公孙操正在饮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