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重生之向老实人宣战 > 第623章 自己的品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啊?”

“顾总不是说笑吧?”

“别闹,这怎么可能呢?”

饭桌上,气氛突然变得十分微妙。

不光是在座的客人们,就连身边负责端茶倒酒的小助理贺璇,俏脸上也多了几分迷惑不解。

这个年代,大企业的技术专利就相当于自家最为宝贝的金子。

作为以创新与专利为优势的行业,不管是国际市场中的各个国家,又或者是全球的各种行业,都巴不得掘地三尺藏起自家的优势。

大多数公司或发明人往往认为,将他们的技术专利公开,可能会泄露商业机密或秘密技术,这可能会使他们失去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别人来花钱学习你的核心技术,尚且要斟酌再三,反复考虑,更何况把所有的技术专利免费公布出来?

免费公开所有专利,就意味着把特斯拉积累的“家底”亮在竞争者面前,甚至鼓励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优势。

图什么呢?

顾允的言论,明显超出了大家的理解范围。

“真的。”

顾允点点头,一副骗你们是王八蛋的架势,继续说道。

“亏你们还是业内的精英,互联网思维懂不懂?”

“当我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马斯克根本没犹豫,只是问了几个问题,当时就拍板同意了。”

这时李大斌忍不住打断了顾允的话:“为什么?”

他在商海浮沉十几年,对一些大公司的手法司空见惯,实在不是很理解这种决定。

比如高通,其在美国圣地亚哥的总部,一进大门就会被一堵厚厚的墙堵住去路,上面镶嵌着高通所持有的cdma的1400多项专利。

再比如瑞士诺华制药对印度彷制药提起的专利诉讼,全然不顾发艾滋病患者死难财的指责。

更不用说苹果和三星,每年都在上演互掐的无聊戏码。

甚至看上去平易近人的谷歌,也在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不小心露出了只为专利的狰狞面孔。

最夸张的就是汽车行业,每天都在发生的各种外形、线条之争,相比之下甚至没什么技术含量……

这样的激烈厮杀之下,他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免费公开专利,来做慈善吗?

“李总,你上学的时候打过架吗?”

顾允没有第一时间回答李大斌的问题,而是举起酒杯抿了一口,气定神闲反问。

“废话,我们大院出身的......”

李大斌摊了摊手。

“那你说,假如上学时候校霸让你放学等着,门口全是人,你怎么办?”

“先跑路,然后回家摇人跟他干啊!”

“对,虽然听起来很难以理解,但其实我们做的也是这么回事。”

顾允笑眯眯地开口解释道。

无论上学时是否打过群架,都明白“多叫上几个人”的重要性。

一个人要想在打群架中胜出,概率微乎其微。

同样,一个新兴企业想要在许多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的企业竞争中得以存活与发展,不亚于蜉蝣撼树。

但是如果把新能源汽车的蛋糕快速做大,那么就会使得事态得到较大的转变。

“我和马斯克说,面对老牌汽车企业,单打独斗肯定是打不赢的,我们只能以小博大,要依靠抛出专利为诱饵,吸引更多的小伙伴加入进来,从而实现撼动较为坚固的燃油汽车市场,来为电动车企业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显然,他被我说服了。”

顾允话音刚落,在场的李大斌、何晓鹏、李想三兄弟齐齐陷入了沉默。

大家都是聪明人,简单思考一下,就会发现。

有点道理啊!

这一做法就与windows系统初期为了推广和拉新用户,放任各种盗版在市场横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只要市场的普及度提升,就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收益。

“顾总,我还有个问题。”

三个人里,对特斯拉技术最为感兴趣的李想开了口。

“你说。”

顾允回答。

“这么搞真的没有风险吗?”

“如果公开了专利,假设我们创业用了特斯拉的新技术搞新能源汽车,那些老牌汽车公司,一样可以通过自己强大的实力打压小公司啊?”

望着困惑的李想,顾允笑着打消了他的疑虑。

“这个问题马斯克也质疑过,但数据分析会说明一切。”

“事实上,德国也好,日本也好,他们的电动汽车项目规模极小,电动汽车销量占总体销量的比例平均不到1%。”

顾允拍了拍李想的肩膀,继续补充。

“还有,特斯拉所拥有的160多项专利,主要集中在电池管理方面。”

“从ipc国际技术分类上看在h02j(供电或配电之电路装置或系统;电能存储系统)以及h01m(用于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能之方法或装置,例如电池组)。”

“这些技术如果得不到广泛应用的话,显然是无法完全体现出价值的。”

“尤其是充电系统,更是一个社会化工程,单凭特斯拉一己之力,更是不可能完成充电网络的布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