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 第718章 审判和封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太祖朱元璋还定下制度:

“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外戚封爵到朱慈烺这里算是正式结束了,以后外戚没有军功想封爵没有任何可能。

大明二百多年来,历代皇帝也严格恪守此制。

崇祯年间闹腾的那么厉害,连年打仗,到最后才封了几个武将为伯爵。

不像建奴遇到个二鞑子上来就封王,跟不要钱白送的一样。

当然了,除了军功受封外,还有孔家后裔衍圣公、驸马都尉。

皇家亲戚等恩泽受封的,但这些只给诰而不给券。

由于这次参战的将士和立功的将领太多了。

公、侯、伯三等爵位是超品的存在,太过荣耀,册封人数不能太过泛滥。

幸亏朱慈烺提前恢复了子爵和男爵,分别等同于一品和二品衔。

神武二年三月二十日,紫禁城皇极殿内举行了盛大的册封大典,注意此次所封爵位没有一个世袭。

在朱慈烺这里,想要世袭没有任何可能,除非对朝廷有重大贡献或者有军功才行。

因在灭建奴和北伐之战中指挥出色,孙应元受封秦国公,黄得功受封靖国公。

曹变蛟也受封国公,为襄国公。

周遇吉被加封为成国公,变成朱纯臣的爵位

孙传庭为护国公,卢象升为镇国公,二人虽然也是文臣,但国公已经不再世袭,二人去世,爵位结束。

卢象坤,卢象桐,猛如虎,阎应元,虎大威,朱成功,李寿廷,燕双鹰,张书廷,满义,茅元仪,李芳,贺人龙,贺豹等等,皆被加封侯爵。

张煌言,戚广安,张明振,黄蜚,杨宝,马祥麟,张岩,陈明遇,冯厚敦,张家玉等等被加封为伯爵。

除此外,子爵和男爵像不要钱似的,被朱慈烺加封数千人,连李过他们几个都升为参将。

将士们的赏银也会尽快下发,封赏结束,朱慈烺传旨,给北伐将士们放假一个月,让他们回家好好陪陪家人。

……

除了武将,在后方忙前忙后的几个内阁大臣一样受封侯爵或伯爵,各省官员表现出色的,受封文官散阶。

所有册封者,皆赐予功臣号和铁券丹书,以示其功勋卓着,皇恩浩荡。

更人惊讶的是,从未上过战场的宋应星和毕懋康都被加封伯爵。

朱慈烺知道有大臣不服,特意在皇极殿上介绍一番,这两位都是皇家科学院大佬,没有他们的付出,大明火器不会如此发达,更不能吊打建奴和鞑子。

正是因为皇家科学院和兵仗局的日夜操劳,大明才能一路轻轻横扫建奴,极大减少将士们的伤亡,不然抚恤金都能把大明国库掏空……

一些不服气的大臣这才知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怪不得孱弱的明军会突然无敌起来,科学家确实令人敬佩啊……

不管文官们是否服气,反正武将们是真心实意的佩服科学家们。

这些武器让大明的将士在战场上如使神器,大大提高战争胜利的进程,减少了将士的伤亡,他们受之不愧!

新皇如此重视科研人员,使得军工和皇家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更加的卖力,在国子监中也都掀起了一片研究潮。

原来不需要十年寒窗苦读,不需要十几年官场摸爬滚打,更不用上战场博命就能登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