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茹之认为花魁比自己之前遇到的敌人要好很多,因为那些敌人的路线都不可能落实,一旦落实就可能毁灭世界。而花魁相信北境王,北境王是可以篡位成功的,可以知道接下来他会怎么办。
这点而言,花魁是幸运的,因为她可以知道事件的结果,不用光听林茹之分析为什么自己的计划不行。
林茹之也能给花魁分析一下为什么北境王不行,但事实胜于雄辩,就看北境王最后的结局吧:“时间不早了,就不多说什么了,等北境王成功上位之后,你自然会知道我说的是对是错。好了,我先告辞。”这一辩论都到天黑了,林茹之就先走一步。
花魁觉得可惜,觉得自己再努努力就能说服对方了:“我相信北境王一定可以开创齐国的新局面。”
“我会拭目以待的。”林茹之说道。
北境王政变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估计半年内就会发动。结果分晓不会太久。
花魁也只能先让林茹之离开,如果对方能协助北境王,肯定会更有利,可惜对方志不在此。
林茹之离开了青楼,觉得下次应该不会再来消费了,没这个需求,自己又不需要应酬,也不喜欢喝酒,感受一下气氛就可以了。
造梦星也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割不到楚国的韭菜,反而资源流向楚国,这导致各国的矛盾正在公开化,透明化。
四国已经太久没有发展,几乎就是吃老本,阶级固化严重,百姓没有未来,诸侯也怨声载道,皇帝一样怒气冲冲。
可以说是整个社会都充满了不满和戾气。
诸侯认为皇帝不带他们发展,不带他们对外抢夺资源。皇帝则认为这些诸侯只想好处不想承担任何风险,真的把自己当冤大头了。百姓则只能在温饱线线上挣扎,一不小心就会破产成为一无所有的赤贫,有上顿没下顿。
所有人都很不满,大家都有怨气。
楚国这边倒是挺不错,毕竟工业产生就业,比起面朝黄土背朝天,进厂就算一天工作六个时辰,就算有断手指的风险,也比在田里刨食要赚得多。赚钱了,可以送孩子去上私塾,可以学造梦。
当然有钱了也可以把家里的房子修一修,请不起造梦师,也可以请泥瓦匠,这样泥瓦匠的就业也就起来了。
楚国经济是非常强劲,俨然成为了天下的经济火车头。
外国人在楚国赚钱之后,回到国内也不会花多少,最多就是多请几个丫鬟,就算再奢侈也花不了多少钱,只会让人感觉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国内矛盾越来越多。
北境王也是看准了这个机会,才发动政变的,他的军队是有功劳的,一直维护北方安宁,抵挡燕国。但现在皇帝却不愿意给钱给资源,还想收编北方军队,北境官兵自然是不能忍耐。
“我们是有功之臣,现如今皇帝亲小人远贤臣,不但不嘉奖,反而克扣军饷。我们应该挥师南下清君侧!”
喜闻乐见的清君侧开始了,北境王振臂一呼,直接南下,沿路没有任何人抵挡,显然各地诸侯都不愿意保着皇帝。因为皇帝不带他们发展,要他何用?
北境王要是能带着他们赚钱发展,换一个皇帝就换一个。
来到首都百里开外,皇帝终于急了,可急也没办法,只能调动禁卫军防御。
在城墙下打了一仗,虽然禁卫军依托城墙防御,但北方军的战斗力毕竟更强,而且首都内还有很多间谍,花魁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找来了禁卫军的首领,关键的时候说服他弃暗投明。
最后用最少的损失攻破了首都,直接进入皇宫。诛杀了很多大臣,抄了很多的家。
皇帝一看大势已去,决定退位。
这个时候功臣们要论功行赏了,大家纷纷表示花魁功劳大,应该重赏。大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花魁都有重赏了,其他人的功劳更大,不是应该赏赐得更多?到时候做个封疆大吏还不是轻轻松松?
然而北境王考虑的是未来自己的发展,大秤分金银虽然简单,但自己手里的利益也是有限的。分掉了,还怎么发展?不发展,怎么让大家支持自己?所以钱绝对不能分,分了自己就完蛋了。
没有发展,自己也不过是前任皇帝一样的下场。
所以必须解决这些功臣,如果他们不愿意放弃功劳,就只能‘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了,就是说打天下的时候大家一起金杯喝酒,但等到撕破脸皮的时候,就只能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了。
所以绝对不能论功行赏,北境王让人找到了花魁,希望她去隐居。
花魁属于北境王培养的私人力量,到时候北境王可以对大家说,花魁高风亮节,大家要多多向她学习。如果功臣们都能隐居,等皇帝发展以后,可以用他们的后人,但如果他们非要做封疆大吏,非要控制一块地盘,那么就只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了。
花魁见到使者本来还很开心,因为她潜伏首都好几年,现在可算是拨云见日,应该可以功成名就,得到正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