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关键所在。
“对,就选大宋!”
“咱们也不能光自己选,分头去告诉别的都,别的县,咱们一起选大宋!”
……
青壮们一片振奋。
仿佛他们已经看到了,自己跟着杨大使过好日子的情景。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些都是杨大使故意散播的。
但是……
复宋?
复个毛的宋啊!
杨大使难道跟五国城地窖主人很有感情?
他对这个称呼,可是忍着恶心才容忍的。
但可以用这个口号来搞事情啊!
他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一批能够独立思考的逆民,但要想让皇权世代驯服下的百姓学会独立思考,那么首先就得让他们在思想上挣脱皇权,他们得重新定义自己和皇权的关系,而现在的皇权是朱元璋的皇权,是大明的皇权,那么首先就得让他们脱离大明。
先脱离,再谈别的。
第二天。
“得先做反贼啊!”
杨大使感慨着。
王平有些不安地凑过来……
“大使,昨晚有谣言,说朝廷要五路屠晋,如今百姓都有些不安。”
他小心翼翼地说道。
当然,更准确说耆老们都很不安。
这些老家伙可是很怕死,虽然有杨大使撑腰,但还是需要杨大使给他们吃个定心丸。
“你们放心,别说我根本就没听到这种说法,就是真有这种事,我也会保你们安然无恙,再说你们皇帝已经垂暮之年,他哪有精力搞这个,光头疼儿孙们就够他忙的,更何况南边还在征讨安南呢!
五路屠晋?
他上哪儿找五路屠晋的大军?”
杨丰说道。
对安南的进攻已经开始。
不过他这里距离太远,目前能得到的消息只有楚王的大军已经越过镇南关,安南的守军投降,毕竟明军的旗号是问罪胡季犁,又不是要灭了安南。这时候因为明军征服倭国,可以说让那些小国都哆哆嗦嗦,基本上看到明军南下,大多数安南的地方豪强都在准备好了喜迎王师。不过原本也没准备会在北部遭遇真正抵抗,设想中的主要战场,依然是志灵那片水运节点。
至于战局不会有意外。
和安南的战争,从来都不是打的问题。
只要补给能送到,只要避开雨季的瘟疫,打他们只是小事,关键是打完后的控制,这个才是关键,好在有倭国模式,安南那些豪强应该不会介意卖了胡季犁。
“小的就说嘛,有大使给小的们做主,根本用不着怕什么。”
王平赶紧拍马屁。
这时候谣言已经以极快速度泛滥开。
那些耆老也很不安。
现在有杨大使的话,大家就可以放心了。
至于谣言……
那个没什么奇怪的。
三十多万人挤在太原周围,什么谣言没有?本来都闲的无事,这种情况下没有个谣言反而奇怪,至于五路屠晋这些,想想也知道都是些无稽之谈。还有像什么河神要均田免粮之类的就更离谱了,河神也罢,杨大使也罢都在这里,什么时候听他们有过类似意思?
再说这些耆老们,其实都知道些内幕消息,虽然可能不全,但也不是一无所知。
河神什么的,其实就是大明高层的内斗。
还是储君之争。
皇太孙和杨大使利用他们,他们利用这个机会,大家互相利用而已。
但要说杨大使造反,这个就笑笑好了。
同样什么杨大使是宋徽宗后代就更是笑话了,杨大使对这个说法早就嗤之以鼻,甚至提及宋徽宗时候,明显还是充满鄙视。
“人选都有了吗?”
杨丰问道。
“回大使,还得一两天,您也知道人太多了,各个宗族都互相不服,想要一下子选出也难,昨日有些都因为推选之事,还都有过争斗。不过大使请放心,后天一准完成,诸位耆老还想问问大使,大使觉着,百姓最后到底会选哪方?”
王平问道。
实际上他们担心百姓会选大宋。
那样可就尴尬了。
毕竟耆老们从没想过要造反,可如果百姓选大宋,魏国公又不肯遵守承诺,他们就成了夹在中间,可以说两头都不是人的。对于魏国公来说当然知道他们才是组织者,魏国公会认为他们蓄意谋反,对于自己家乡宗族的青壮来说,他们是带头人,他们在这种时候需要带头逼着魏国公遵守承诺。
可怜他们一下子就成了造反的逆党首领。
所以他们真担心啊!
“大明横征暴敛吗?”
杨丰问道。
“这倒不至于,陛下爱民如子,该收多少赋税就收多少,地方上一斗也不敢多收,敢横征暴敛的,都该被陛下剥皮实草了。”
王平赶紧说道。
“那大宋比大明更好吗?”
杨丰问道。
“呃,小的哪知道大宋如何,说起来都快三百年前了,别说小的,就是小的祖辈都不记得,不过就看那大宋徽钦二帝连自己妻女都保不住,被人像猪狗一样掳去,与如今这位天子比起来,那真是提鞋都不配,要说小的来选,当然是选大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