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 第二八零章 十三王之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但圣旨从京城到辽东,最少也得半个月,而且现在是冬天,时间肯定会更久,但他是张缨直接用腕表向他报告的。张缨也有,她在兖州安顿好了那些义女,然后就匆忙跑到开封去掌握第一手情报,反正她那身份又没什么危险。但根据她的消息,朱棣仍然没有下定决心造反,他现在要的是继续进京参加葬礼,但和那些藩王一起带兵进京。并以此和朱允熥进行谈判,后者不同意他们带兵进京,要知道这些藩王加起来,是两万多绝对的精锐,而且马和的舰队,这时候还在太仓。

另外楚珉二王依然在武昌,他俩已经跟着燕王等人后面上奏要求诛宋忠。

楚王兵力多。

他在武昌事实上控制了他那些旧护卫,而且湘王护卫也在上奏为湘王鸣冤,所以他要是带兵进京,很可能就是楚湘二藩护卫了。

说到底这件事正在民间有意的推波助澜下,完全变成朱允熥的错,是他心胸狭隘,容不下他哥哥,要知道他哥哥这些年做的最多的,可就是演戏。尤其是士绅都喜欢他,一直在民间不遗余力地吹捧他,京城或许知道的更多,但外地尤其是那些距离远的地方还不是士绅说什么就是什么。

贤王。

然后刚刚血腥镇压儒生的暴君因为对自己哥哥的猜忌,不顾他爷爷还没下葬,就想把他害死。

然后逼的他不得不逃亡。

而另一个贤王,他叔叔湘王,想保护他并调解兄弟矛盾。

湘王名声也很好。

他带兵打仗战绩也不错,本人文采也很好,琴棋书画都懂,和秦王齐王等贵物比起来,简直就是贤德君子一样。虽然他可能也就是稍强,但这种事全靠同行衬托,老朱那些儿子里面这就是贤德君子了。结果最终那暴君不但不放过自己亲哥哥,而且连自己亲叔叔都不放过,硬生生把这样一个贤王逼死了,死的还那么惨,民间士绅渲染一下,那就成了六月飞雪一样的冤屈。

这种情况下燕王等人为他申冤完全就是民心所向的。

这跟原本历史上不同。

原本历史上他的死,并没有引起什么民间包括护卫的愤慨,毕竟那时候朱允炆是士绅们喜欢的,他们在民间散播的舆论,肯定是支持朝廷。

但现在朱允熥是士绅们讨厌甚至敌视的。

当然尽可能操纵民意。

“我立刻回辽阳,然后调兵去广宁一带操练。”

杨文点了点头。

的确,有杨丰在这里,出不了什么大事。

哪怕辽王护卫搞事情,估计杨丰过去喊一嗓子,也就全都老实了,辽东这片地方,杨丰说话最管用,从上到下都多多少少跟杨家有勾搭,包括那些羁縻卫和土司,同样也都是可以说最怕杨丰的。

他紧接着离开。

然而……

“张缨得到消息,北平兵变,朱高炽兄弟囚禁郭英,并以燕山护卫控制北平。”

刘姐说道。

“卧槽,忘了他俩。”

杨丰说道。

的确,他忘了还有这俩。

朱棣的确一直带兵在外,可朱高炽和朱高煦一直在北平,虽然朱元璋已经下旨移藩,但这种事情当然不可能短时间完成,实际上目前甚至都还没展开。原本是要到开春,才让朱棣一家带着一个护卫前往西域,在这之前燕山三护卫还是继续作为燕王的护卫。朱棣不在就是朱高炽兄弟,这俩可不是当初的半大小子,朱高炽都已经二十出头,朱高煦也已经十九,可以说正是悍勇的时候,这俩一个狡诈一个勇猛。

更重要的是……

他们不想去西域啊!

把他们爹推上皇位多好啊!

而且这还不同于原本历史上,原本历史上朱棣的护卫都已经被朱允炆裁撤的没几个了,现在除了跟着西征的,他的三护卫至少还有七千多留在北平。

倒是北平都司的,大量抽调西征还没回来。

“这下要玩大了。”

杨丰感慨道。

的确玩大了。

朱高炽兄弟俩是蓄谋已久,他们以请郭英为朱棣求情为理由,把郭英骗到了王府,后者阴沟翻船,没觉得几个在他眼中的小孩能搞事,结果毫无防备的去了,去之后立刻被朱高煦按住。

老郭虽然年轻时候的确也是一员悍将,但这时候一把年纪,真顶不住朱高煦这种年轻人。

拿下郭英的朱高炽,立刻召集北平都司其他将领,后者也傻乎乎的全都去了,然后朱高炽很干脆地把他爹的金银珠宝往大殿一摆,你们愿意跟着我爹谋更大富贵,还是愿意我弟弟现在就宰了你们?这些将领本来就敬畏朱棣,现在这种情况下,当然选择跟着朱棣谋更大富贵,说到底北平这时候属于边塞,将领们本来对京城的新皇帝没什么感情。

他们绝大多数甚至都不一定见过朱允熥。

北平立刻被控制。

而北平被朱高炽兄弟控制的同一天,蓝玉率军到达开封。

但前锋再次兵败。

他的前锋当然不是神机营,后者是步兵,需要从京城走到开封,这个季节也没有水运,蓝玉的前锋就是京营的一支骑兵。但这些京营骑兵的战斗力,和张辅,朱能带着从西域回来的差距可是很大,他俩就连战马都已经变成清一色的阿拉伯马,最终京营骑兵被他们冲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