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 第二八六章 入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然后用木头做出框架,把玻璃一块块镶上就行。

唯一的危险是冰雹。

但这个问题用上面加一层活动的木板就可以,一旦要下雨了,把这层木板拉上。

冬天还可以用来种菜,毕竟这里面温度不能太低。

会冻炸的。

反正就是育秧而已。

一个生产队搞一个,解决大米的供应而已,毕竟他不能一直靠赔钱养活会宁的各军,想让这里的汉人安心居住,就是得让他们在这里种出水稻来。虽然春小麦之类也可以种,但这个时代受种子限制,产量根本没法和水稻相提并论,一个正常也就一石半左右,一个在这种地方恐怕得四五石起步。在这种产量差距面前,付出的这点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关键就在于从南方运输到会宁都成本已经极高了。

本地生产成本再高还能超过从南方海运到毛口崴,再陆路辗转运输到松花江上,然后再水运过来?

如果以成本算,一石在南方采购只需要宝钞一贯的稻谷,运输到这里的真正价格,应该是六到七贯,只不过杨丰根本不是商业,他运到这里的大米是配给制供应。

不收钱。

实际上那些垦荒队员,会拿着这些大米和牧民还有渔猎部落交换。

吃肉可比吃大米强。

总之成本问题无论如何他都是划算的。

玻璃温室又不是一次性,维护好了可以使用几十年。

这样就更低了。

不过这种模式也只有他这种集体农场能搞,其他别说是个人,就连会宁那些军户都搞不了,毕竟军户也仅仅是以家庭为单位,而这样的温室可不是家庭能承担的起……

“你有这精力和投入,在哪儿不比在这儿强,非要跟这种零下三十度的地方纠缠?”

刘姐说道。

“废话,我这属于科技镇妖,只要我能把这里变成农耕区,以后也就不会再有那些乱七八糟势力崛起,然后入关了!”

杨丰说道。

“然后换成你入关了?”

刘姐说道。

“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