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魏芳华 > 第六百二十二章 烽烟未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简朴的瀍平城映入眼帘,城中黑烟滚滚,秦亮估计有些炉子用的是煤炭,据说魏朝还未建立之时、人们就在用石炭了。

烟雾之中,传来了锻打的声音,忽然又有一阵的火铳声从风中传来。随行的王康等人听到火铳声,拍马靠近,一时间秦亮周围都是人马。

但是秦亮不以为意,铜火铳稍微离得远一些,就算站着让它打、大概也打不中,除非一整排齐射。中垒、中坚营将士跟着秦亮多年,不乏论功晋升封侯者,中下层将领很多是庐江郡兵屯出身,不太可能会哗变、发生一整列人拿火铳对着秦亮的情况。

没一会,一行武将便从木城门中走了出来,上前迎接秦亮。

寒暄了几句,秦亮便入城中,但没看见有人在空地上放火铳。他弃马登上北面的夯土城墙时,才看到一大群人、正在城外的空地上练习。

只见将士们手里的东西,木杆间有隐约反光的铜管。铸铜的工艺有所改进,但依旧短粗,性能提高得有限。毕竟自东关羡溪之役过后、时间

才过去一年。

目前的火铳最大变化,应该是点火方式。之前仓促造出的火铳,用的是明火点火门,第一排瞄准,第二排拿火去点;现在一个人就能独自击发。

秦亮让作坊制作了一个简陋的机关,像是字的铁片安装在木杆上,上端夹着一根粗麻绳、用草木灰等溶液浸泡过。士卒们举铳后,右手一握机关的下端,那机关就会像杠杆一样落下、把点燃的绳端放到火门上点燃火药。

又是两排一齐发射,朝着十几步外的木靶发射,确实没人站在后面专门去点火。铳声响过,刺鼻的硝烟夹杂的尘土,很快就被风吹到了夯土城墙上。

火器自有它的优点,不过城外那些靶子的距离,远远不如弩!军中还有用铸钟技术搞出来的铜炮,秦亮之前去看过东西,比在羡溪战场上的好一点了,但没有本质的变化。

只依仗这种火器、要取得战场优势,着实做不到;此物一时间不能尽如人意,没办法的事。不过战场之上,原始火器起到的作用本来就有限,终究还是要靠人!

..。..